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清风廉政 > 理论探索

“三转”后的乡镇纪委效能调查

来源: 未知 发布时间: 2018-11-26 04:39

按照上级党委、纪委关于开展乡镇纪委“三转”的部署要求,各乡镇党委、纪委及时行动,立足主业主责履行到位,推动落实了“三转”系列工作要求,乡镇纪委以全新的姿态站立在最基层前沿,产生了积极成效,为全面了解转型升级后的乡镇纪委,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对新时期乡镇纪委发挥作用情况进行调研思考,并综合形成情况报告。

一、乡镇纪委“三转”情况

一是人员到位,力量加强。以乡镇党委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了乡镇纪委班子,每个乡镇设置有纪委书记、副书记、纪检专干3名专职负责纪委工作,其余2名纪委委员根据工作需要可调配使用。新配备的乡镇纪委干部精挑细选,结构合理,学历高,能力强,作风优,能吃苦,无愧为党的忠诚卫士。

二是职责厘清,回归主业。在工作安排上,乡镇纪委领导、工作人员不再承担纪检监察工作之外的其他工作,不再参与组建的非主责主业的各种议事协调机构、临时工作机构,不再参与包片挂村、挂钩重点工作,工作重心聚焦到监督执纪主业主责上来,坚守责任担当。以马白镇为例,2018年共清理纪委书记(纪委副书记)参与非主业的各种议事协调机构、临时工作机构20个,镇纪委年内开展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督查及“庸懒散拖浮”等作风督查共100余次,约谈17人,全镇通报批评12人,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的违纪违规问题立案查处2件,给予党内警告处分2人,行政警告处分1人,对违反法律法规的问题立案查处4件,开除党籍5人,纪委监督职责得到了切实履行。

三是完善设施,保障有力。县财政按每人每年2万元的标准配备镇纪委公务经费,根据工作性质和办案需要,配备齐全办公办案设施,做到有牌子、独立办公室、谈话室、办公家俱、计算机、打印机、电话机、照相机、摄像机、录音笔、保密柜,各村(社区)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也做到了有制度有牌子,有办公设备。为纪检监察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是能力提高,效果显现。上级纪委重视乡镇纪委干部队伍建设,对业务素质、工作作风高标准、严要求,通过专题培训,抽调参与巡察、办案,监督检查重点工作等方式,提高乡镇纪委干部的政治素养和业务素质。“三转”工作的开展,转化为了提升乡镇纪委工作能力水平的实实在在效果。目前,乡镇纪委能够独立自主办理案件,对脱贫攻坚工作的监督力度加大,每月要集中开展一次监督检查,并形成问题清单定期上报。村级巡访深入开展,监督方向最基层延伸。民生资金监管平台搭建深化,为农村发展营造清正廉洁的环境,为实现如期脱贫,全面建成小康提供坚强保障。

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

尽管“三转”工作产生了积极效果,但也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不足。一是乡镇纪检干部业务不精,适应新形势下的纪检监察工作有差距,出现“盲转”现象。对《党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规章学习不深不透,对脱贫攻坚政策领会不深,指导督促缺乏针对性。案件办理过度依赖上级纪委的指导,独立办案能力欠缺。二是存在畏难情绪,大胆履职不够。还存在老好人思想,有“不抓主业受上级纪委批评,履行职责又得罪同志”的畏难情绪,上级交代什么就做什么,工作缺乏主动性,监督职责履行不到位。三是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发挥不明显,对村级监督存在薄弱环节。村务监督委员会人员总体文化水平偏低,素质不高能力不强,年龄偏大,缺乏对纪检工作的认知,不敢监督、不会监督问题突出。以马白镇为例,14个村(社)共有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委员42名,其中高中及高中以下学历占88%,平均年龄43岁,监督执纪能力普遍较弱。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下步工作中,一要加强监督检查,确保“真转”。对乡镇“三转”工作开展情况开展不定期督促检查,对乡镇纪委工作人员缺额的及时督促配备,对专职不专用的督促限期整改。二要加强学习提升,确保“能转”。采取专题培训、选送学习、以考促学等方式,充分调动乡镇纪检干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纪检干部自身业务能力。进一步加大工作交流互动力度,通过乡镇到县、到州的跟班学习,县镇联合办案,县纪委领导定点联系乡镇等方式,提高乡镇纪检干部的履职尽责能力。三要加强作风建设,确保“敢转”。加强纪检干部党性锤炼,认清纪检干部肩负的特殊使命责任,增强纪检干部岗位荣誉感,以碰硬的担当精神,务实的工作作风,较真的工作态度,严肃的工作纪律,树立忠诚卫士的良好队伍形象。四是加强管理监督,确保“会转”。加强对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责任落实的实绩考核,对不能胜任,履职不到位的村务监督委员及时予以调换,确保监督全覆盖,使监督向一线延伸。(马关县马白镇党委书记  袁加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