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南县地处滇、桂、黔三省(区)交界处,县境内居住着汉、壮、苗、瑶、彝等11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1.9%,其中壮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2.6%。千百年来,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民族文化交相辉映,使广南成为地母文化发祥地、世界铜鼓文化发源地之一,壮族花街节、祭祀地母等原生态民族文化和壮族彝族铜鼓舞、壮剧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至今。面对新时代、新使命、新思想、新征程,深入推进广南县廉政文化建设元素,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必然要求。
一、广南县少数民族廉政文化建设存在问题
(一)廉政文化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有差距
部分党员干部对廉政文化建设是民族文化强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认识还有差距,把廉政文化与精神文明、教育、科普、文娱、体育等分割开来,形成了对廉政文化固有的思维定势。部分单位领导对廉政文化建设更是一无所知,没有因地制宜,还存在反腐倡廉教育工作是“软任务、软指标”的思想,对教育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还缺乏必要的认识,致使廉政文化建设难以深入开展。
(二)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发展不平衡
部分单位对加强新时期廉政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组织领导不力,措施办法不多,成效不明显。廉政文化建设大多处于“自发”阶段,一些党委、政府还没有真正将廉政文化建设纳入工作议事日程,部分党员干部和群众对参与创建的廉政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不高,认为廉政文化“七进活动”属于个别部门的事情,也认为廉政文化建设可无可有,实效性不强,难以发挥教化功能。
(三)习惯于沿用传统的思维模式和方式方法开展工作
廉政文化建设内容老套,形式单一,创新性、针对性、实效性不强,缺乏说服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和手机等现代通信的迅速崛起,如何充分运用网络信息平台多渠道宣传廉政文化建设元素,正确把握网络舆论导向,科学分析研判网络舆情,及时妥善应对网络突发事件,深入开展网络反腐等等,已成为当前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四)廉政文化建设的体制和机制还不够健全。一些单位还没有真正将廉政文化建设纳入工作议事日程,虽然成立了廉政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等机构,明确了相关部门的职责与分工,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约束机制,得不到有力的组织保证和制度保证,影响了廉政文化建设的有序推进。
二、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及对策
(一)认清广南县历史文化名城特点
2200多年前,句町古国在这里崛起,创造了古老的文明,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广南,这里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句町王国悠远的习俗及生活方式皆以某种具象的形式留存和传承至今。侬氏土司衙署700年的世事沉浮在这纵深的三进大院;儒学气息浓厚的文庙,显现出中原文化与边地文化的一脉相承;万寿寺是人们祈求幸福吉祥和心灵归宿的风水宝地;安化郡主墓则无声诉说着皇室郡主与广南人民之间的一段美好传说;清嘉庆年间作为蓄水灌溉的莲湖,如今荷花婷婷,荷叶田田。牡宜汉墓出土的木椁,牡宜村白岩脚出土的竞渡铜鼓,句町古国故都的广南,见证和诉说着一个古老王国悠远的秘闻与传承。千年前的句町王国创造了自己独有的稻作文化,在农耕文明繁盛的时代,广南和临近的西林有数以百计的“那”地名村落,“那”为壮语,意为稻田,追溯历史可知,早在5万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以游猎、农耕为生,清代“岁贡百担”的八宝贡米闻名天下,是广南稻作文化集大成者的代表。
(二)准确把握广南廉政文化建设元素
近些年,广南县在抓廉政文化建设工作中,突出主题,挖掘地方民族特色文化,丰富廉政文化内涵,以将廉政文化进机关与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相结合、将廉政文化进社区与民族民间文化建设相结合、将廉政文化进农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将廉政文化进学校与廉洁校园创建相结合、将廉政文化进企业与和谐企业创建相结合、将廉政文化进家庭与传承优秀传统家庭文化相结合、将廉政文化进医院与医德医风活动相结合等“七个结合”提升廉政文化创建力度。目前全县共有县级廉政文化示范点19个,州级廉政文化示范点4个,省级廉政文化示范点1个。
一是从历史故居中传承“廉政基因”。广南的土司制度始于元初,一直延续到1948年,共承袭了27代673年。侬氏土司衙署位于广南古城北街,占地1.1万多平方米。衙署地势高敞,深门重院,曾有古建筑100余间,构成群落。衙署内桑柏错落,桂花飘香,珍禽栖息,漫步其中,令人深感历史的厚重与悠久。现土司衙署内尚有三门、公堂(议事厅)、祭祀厅、五凤楼、书楼等尚为完好,其余大部分建筑被拆除或改作它用。院内曾设有大衙门、小衙门、花果衙门,在土司制度中较为罕见。在清王朝时期,地方土司衙署的议事厅只能建五开间,广南土司衙署却建为七开间,这在当时是少有的。建国后,土司衙署一直作为县城第一小学校址。广南县城区第一小学以传承文化经典,弘扬廉洁教育,通过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创建,提高了学校师生的道德认知和判断能力,促进了师德师风建设,培养了师生“敬廉崇洁”的道德情操,2011年学校被评为云南省廉政文化示范点。如今,廉洁文化已深深植根于校园,融入到家庭和社会,师生精神饱满意气风发,好人好事不断涌现,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形成了浓厚的文明、勤俭、廉洁、和谐、健康的校园氛围。
二是从少数民族节日中寻“廉洁基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广南县是壮族人民聚居地之一,孕育了以民风民俗、家训家规为载体的“廉洁文化”。以突出壮民族的春节、稻作文化旅游节、“三月三”花街节、皇姑节、“莲郡宵灯”等传统民俗节庆活动为重点,把握好广南少数民族节日的“廉政基因”思想内涵,不断挖掘和培育“廉洁齐家”的良好家风。例如,皇姑节起源于广南县莲城镇太平寨村,是该村壮族群众为纪念明永历皇帝朱由榔的同胞妹妹安化郡主(俗称皇姑)而举行的祭祀性民间民俗文化活动。每年都有来自州内外、省内外的游客和民间队伍参与接皇姑仪式,形成了规范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