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州委组织部纪检监察组聚焦主业主责,坚持严把选人关、严把培训关、严把管理关、严把关爱关监督全州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工作,为基层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严把选人关。严格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资格条件的监督。对第一书记要求应选派素质好、能力强、作风实、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优秀干部,要具有两年以上工作经历、一年以上党龄的中共党员,优先由省、州两级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的党员干部担任,注重把有培养潜力的优秀年轻干部任命为第一书记。科技特派员和“万名人才兴万村”服务基层人才中,符合条件并能长期驻村的,优先确定为第一书记。对驻村工作队选派,要求要坚持“尽锐出战”原则,重点选派政治素质好、工作作风实、综合能力强、具备正常履职身体条件的干部,注重兼顾年轻优秀干部和有经验干部,优先考虑中共党员,并严格落实“五个不选派”要求。
严把培训关。督促做好选派队伍的培训工作,要求分级分层次开展培训。州级要举办示范培训班,对第一书记进行全覆盖培训。县(市)要兜底对其余工作队员的培训。乡镇要定期组织开展专题培训和业务学习,着力提高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的履职能力。在加强政策理论培训的同时,要更加突出培训的专业性、针对性、实效性。
严把管理关。要求在新老队员交接期间,各派出单位要积极与各县(市)党委组织部、县(市)扶贫局联系对接,组织做好队员报到、职务任命、工作交接等相关工作,确保工作衔接到位、不断档。驻村工作队交接结束后,要分级做好管理工作。县(市)党委组织部门、扶贫部门和乡镇(街道)党(工)委负责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日常管理,严格落实考勤、请销假、工作报告、纪律约束等制度,特别是要重视安全管理,绷紧安全防范之弦,提高安全意识,严格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做到“四个”严禁。派出单位负责跟踪管理,每半年听取1次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汇报。
严把关爱关。派出单位要强化保障支持,加强对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的关心关爱,严格落实相关政策。县(市)党委组织部门、扶贫部门和乡镇(街道)党(工)委要经常与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谈心谈话,了解思想动态,促进安心工作,激励担当作为。
目前,共派出省州两级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536名,交接工作将于5月28日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