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清风廉政 > 评论之窗

严字当头纠“四风” 持之以恒树新风

来源: 文山州纪委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 2021-04-14 05:3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特别是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不懈纠正“四风”的重要论述,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作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各级领导干部按照中央要求,把自己摆进去,从自身做起,带头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带头努力转作风、改作风,作风建设得到有力整治,刹住了歪风邪气,攻克了顽瘴痼疾,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为之一新。

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四风”问题仍然具有顽固性、反复性,松一松就会反弹,“四风”问题反弹回潮隐患犹存,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隐形变异不断出现,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积习难改,纠风之难,难在防止反弹。因此,深化作风建设决不能有“歇口气”“松松劲”等思想,作风建设仍然任重道远。纪检监察机关干部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带着责任感和使命感,正风肃纪反腐,持之以恒纠“四风”树新风,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信心、信任和信赖。

习近平总书记一针见血地指出作风建设的症结,强调形成优良作风不可能一劳永逸,克服不良作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坚持“抓常、抓细、抓长”。我们必须要深刻认识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深刻认识到“四风”问题反弹回潮的严重危害,更加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和政治自觉坚持不懈抓好作风建设。

作风建设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考验的是我们党的决心和韧劲。首先我们必须坚持破立并举、标本兼治,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一环紧着一环拧,彻底整治“四风”顽疾,以铁的纪律保证作风建设,在严肃查处“四风”问题的同时,及时查找和发现制度漏洞,积极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扎紧扎牢防范不正之风的制度笼子,巩固“不敢”、强化“不能”、促进“不想”。其次,要继续强化警示教育,持续增强思想自觉。作风问题,背后往往连着党性自觉的缺位、思想自觉的缺失。针对一些纪律教育、作风教育不深不实、“入耳不入心”等问题,严格执行党纪党规,实现警示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解决好思想“总开关”问题,不断增强“不想”的自觉。要进一步强化警示震慑作用,让广大党员干部经常有对照、时刻有警醒。只有牢记权利为人民所用,只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正确对待权利,才能更好地为人民谋利益。再次,强化作风建设必须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从端正思想偏差入手,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保持恒心、韧劲和定力,扭住不放、寸步不让,管出习惯、化风成俗,从而有效增强拒腐防变的免疫力,自觉做到始终在“高压线”下行事,在“安全线”内行走。

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严字当头纠“四风”,持之以恒树新风,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紧盯关键节点、关键环节、重点领域开展“四风”问题整治,坚持“严”字当头、“实”处着力,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强化提醒教育,着力正风肃纪不放松,持续正风肃纪反腐,在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上坚定不移、一以贯之,持续加大纠正“四风”惩处力度,把说和做统一起来,始终保持一种拼命劲头、一种实干精神,把践行初心使命落到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上来,不作表面文章,不搞花拳绣腿,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为人民群众站好岗放好哨,才能让群众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才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总之,必须牢牢抓住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个根本,从群众反映和实践要求出发,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不断巩固和深化“四风”整治工作成果,要牢记常、长二字,继续在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推动优良风气成风化俗,以钉钉子精神坚决打赢作风建设持久战,才能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保障。(广南县委党校 黄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