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清风廉政 > 清风文苑

灯影里的村庄

来源: 文山州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 2025-03-25 14:28

多少次,和单位同事一起到楚图南故居、文山丫呼寨民主革命纪念馆、砚山王有德故居等红色教育场地参观,看到灯影下展示的一件件实物和一幅幅图片,仿佛触摸到革命艰难历程和前进发展步伐,聆听到与共和国脉搏同频共振的声音;多少次,和家人晚饭后到灯光璀璨下的街道和广场,感受到市民们在和平日子里的安逸和幸福我不由地想起生于斯长于斯的村庄,在灯影笼罩下的前世今生。

记得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在供销社上班的爸妈,经常领我们回老家看望家人们。每次我们背着一些面条、水果糖、盐巴等日用品(那里村子里难买得到)爬坡上坎,迈进家门时,见到我们的到来,蹲坐火坑边、抽水烟筒的奶奶总是露出开心的笑容,大爹大妈则赶紧烧火做饭,炊烟袅袅升起,屋外竹渠水声哗哗流淌,光阴在阳光下闪耀。那时,老家的房屋属于土坯房,房屋陈旧,屋里二十五度的灯泡白天一般不开,平时点煤油灯,火坑里燃不尽的柴火才是家最温暖的依靠。家庭和睦子女孝道对于老人来说才是一盏最温暖的

想起老家坝子村委会几十年来的沧桑变化。从一个仅有几十户人家的小寨子长大成近七、八百户的大村庄,放眼望去,道路纵横交错,房屋参差比邻,人情交往真诚如故,形成一处充满人间烟火气息的村庄,在阳光照耀下折射出温暖的光芒。这几年以来,侄子云灵、云华、云奎通过自己到广东等地打拼,房屋从过去低矮破旧的砖瓦屋蜕变成三、四层楼的大楼房,让住一百多个平方商品房所谓的“城里人”羡慕不已,甚至村子里到州府和县城买房的人也不少,真的是芝麻开花节节高,甘蔗出土寸寸甜。我们姐妹逢年过节回老家和家人们欢聚焦一堂,在客厅里和屋子外宽敞的场子上,围着摆满菜肴的饭桌,把酒言欢,聊家常,叙亲情。说起那家的男孩子要办成年礼(度戒),那家的女孩子要出嫁了,谈笑风声中充满喜庆的味道。那几天,村子里办事的人家,总是昼夜灯火通明,锣鼓声和鞭炮声不时传递到村庄的每个角落。

又记起,每次回老山,虽然战火的硝烟早已散去,但“老山精神万岁”这座灯盏在岁月的洗礼中依然显眼刺目,张大权、何如坤、王建川等英雄烈士宛如一座座明亮的灯塔屹立在心中。每年的4月28日,地处边陲的县城,总是迎来从全国各地重返故地的老兵们,到麻栗坡烈士陵园扫墓,叙战友情,泪奠英雄灵。上老山主峰重忆当年的硝烟战事,当地干部群众搭起了舞台,燃起了篝火,老兵和瑶族群众一起手拉手,搞联欢,唱英雄歌,心潮澎湃,总是说不完的话,一直闹腾到半夜,“军民鱼水情”在灯光下显得更浓更深。在老山脚下那谢村开“芭蕉花农庄”的二哥邓廷耀这个时候生意是最红火的,每年店里都要迎来送往一批批老兵,他说当年多少年轻战士为了保家卫国长眠于此,对这些老兵我们要把他们当作亲人一样对待。

想起了那首诗: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无论身处何处,无论走得多远,乡愁永远伴随着我们,而村庄的灯影就是我时时刻刻寻觅的一道美丽风景。(李万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