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后的几场雨将丘北县的山峦浸染得愈发葱郁,唤醒了沉睡在腐叶下的野生菌。在锦屏镇东门农贸市场里,竹筐堆叠如小山,莹润的青头菌、肥厚的牛肝菌沾满了晨露,小贩的吆喝声与菌香交织成夏日序曲。
近段时间,野生菌已进入产销旺季,丘北县纪委监委聚焦职能职责,紧盯食品安全监管责任落实、野生菌市场规范管理等关键环节,会同县市监局组成联合监督检查组对全县野生菌市场、野生菌加工企业、餐厅食堂等开展一线监督,守护群众“鲜味”安全。
“这批菌子哪里进货?种类有哪些?”清早六点半,联合检查组已抵达市场。在摊贩李大姐的摊位前,工作人员手持野生菌图片资料,登记摊主信息,询问进货渠道,查看野生菌的种类。“现在工作人员的检查更加频繁细致,也更加严谨。”李大姐边整理菌子边感慨,“这样的监督,能够帮助我们有效规避风险。”
而在另一边,监督检查组工作人员认真查阅市场巡查记录表。“上周抽查发现3户摊贩售卖可疑菌类,只有检查照片没有问题整改记录?”带着疑问,监督检查组随即联系属地市场监督管理所,要求说明情况,这种“台账倒查+实地回访”的监督模式,让安全防线层层加固。此外,监督检查组还结合一线走访工作,深入村寨,随机走访野生菌收购点,向群众了解食品安全宣传、职能部门履职情况,将监督延伸至“最后一公里”。
“以前收菌子都是凭经验,现在经常有工作人员上门发放宣传资料,为我们讲解常见有毒野生菌的辨别方法、野生菌中毒的危害以及应急处理措施。”收购商韩大姐戴着手套熟练分拣菌子,指着摊位前醒目的《严防野生菌中毒基本常识》《野生菌识别图鉴》向监督检查组说道。此前,该县纪委监委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群众采食野生菌安全意识不强的问题后,以工作提醒的方式,督促相关职能部门持续加大野生菌市场监管力度,深入开展“食安课堂进市场入万户”活动,通过多渠道宣传提升公众安全意识,防范误食野生菌中毒事件发生。
“野生菌不仅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助力群众增收的 ‘金疙瘩’。我们既要当好食品安全‘守护者’,也要做好产业‘护航员’。”丘北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野生菌采收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开展全链条监督,以“铁纪”为这份山野鲜味注入安心力量。(王灵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