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组织在我受处分期间多次回访、关心和帮助,我才能及时调整心态、重拾工作信心。如今再次得到组织提拔任用,我一定倍加努力,用实际工作成效回报组织……”不久前,麻栗坡县开展领导干部任前廉政谈话,某县级部门新任“一把手”在谈话中向组织表达感激之情。
此前,该同志在担任某乡镇党委“一把手”期间,因履职不力导致重要工作失误,受到撤销党内职务处分,并调整工作岗位。在其受处分期间,该县纪委监委定期与其所在党组织、单位领导同事、派出纪工委了解其思想动态和工作表现,并多次与其本人开展谈心谈话,帮助其卸下思想包袱,鼓励其积极工作。处分期满后,又及时向组织部门反馈有关情况,为组织选人用人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近年来,该县纪委监委坚决贯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着眼提升回访教育工作针对性和时效性目标,通过建立工作台账、细化工作方案、强化成果运用等措施,不断落细落实政治关心、思想引领、排忧解难等暖心之策,奋力写好监督执纪“后半篇文章”,帮助“跌倒”干部实现从“有错”向“有为”到“有位”转变。
“根据回访对象的错误性质、处分类型、岗位特点等,量身定制回访方案,因人施策。”该县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负责人介绍,2024年以来,该县落实回访教育工作更加注重时度效,一方面按照“谁查处、谁回访”原则明确工作任务,压实责任到人。另一方面,在开展回访前要根据回访对象对错误的认识、整改情况和工作表现等情况,制定“一人一方案”,建立回访工作台账,实行“回访工期”倒排,确保回访教育时效。
图为麻栗坡县纪检监察干部开展回访工作,与干部家属沟通交流。
与此同时,该县纪委监委还坚持在“暖心”和“救人”上下功夫,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谈话方式开展暖心回访,推动回访教育实现纪、法、情、理贯通融合。对于思想包袱较重的干部,采用“疏导式”谈话,帮助他们卸下思想负担;对于作风散漫的干部,则采用“提醒式”谈话,督促他们振作精神,积极工作;对于悲观消极的干部,开展“鼓励式”谈话,唤醒他们的斗志和信心;而对于有诉求的干部,则采用“关怀式”谈话,耐心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此外,为充分运用好回访教育成果,该县纪委监委在回访教育结束后,及时收集被回访人员的思想动态、工作表现、综合鉴定等材料,建立回访教育档案,作为今后党员干部廉政意见回复的重要参考依据。2024年以来,全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对处理处分影响期满的11名干部审慎提出了不影响提拔使用的廉政回复意见。 (喻天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