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原本以为自己只是一名‘临时工’和非党人员,忽视了法律法规的学习,导致思想上出现了偏差,辜负了单位对我的教育、培养和信任……”丘北县公安局看守所原辅警余某某涉嫌滥用职权罪、受贿罪、危险驾驶罪在庭审现场的声声忏悔,让参加旁听庭审的县公安局聘用的辅警人员深受警醒。这是该县纪委监委查办的一起编外人员严重违纪违法的典型案例。
近年来,聘用人员在很多部门的各项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了人员紧张的问题,但由于人员流动性强、工资待遇低等原因,监管一直是个难点,而编外人员违纪违法案件也时有发生。针对这一问题,丘北县纪委监委结合“清廉丘北”建设工作,从开展强化编外人员纪律作风监督、抓实廉政教育、推动以案促改等方面入手,狠抓聘用人员教育监督,不断延伸监督触角,严防聘用人员“微腐败”。
“部分编外人员廉政意识薄弱,甚至认为违纪违法的最大成本最多是被解聘,却没意识到最后可能会身陷囹圄。加上部分用人单位对编外人员存在教育缺位、监管不严、惩治不力等问题,导致部分编外人员更是‘有恃无恐’。”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对此,该县纪委监委通过加强与人社、财政等部门的信息互通,督促用人单位抓实对编外人员的闭环式监督管理,同时将编外人员违纪违法与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挂钩,倒逼用人单位认真履行监管责任。
该县纪委监委结合各单位实际,综合派驻日常监督情况、巡视巡察反馈意见等,梳理编外人员可能存在的问题漏洞和廉政风险,瞄准编外人员队伍管理难点,督促各单位认真落实主体责任,从严把招聘入口关、做好岗前教育培训、强化日常监督教育、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完善相应管理制度等方面强化编外人员规范化管理,落实编外人员监督责任,避免出现“临时工”成为监督链缺失环,形成监管真空等问题。
“辅警余某某违纪违法案例给我们敲响了一记警钟,直接反映出我们内部监督管理存在的短板和漏洞。对此,我们对现有规章制度进行了全面梳理评估,建立长效机制,堵塞漏洞,从制度上、根源上防止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县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在监督的推动下,该局再次健全完善了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办法,建立辅警个人积分管理制度,明确了违反政治纪律、内部管理规定、窗口服务和执勤纪律等3大项33条内容,将管理积分与辅警考核聘用工作直接挂钩,抓实辅警人员的监管,实现由剖析整改问题到制度成果的转化,巩固以案促改成效。
在压实单位主体责任、从严监督管理的同时,该县纪委监委各派驻纪检监察组还结合被监督单位实际,督促各单位创新“自选动作”,强化编外人员廉政教育。县城乡综合行政执法局通过组织聘用人员观看警示教育片、上廉政党课、签廉政承诺等活动,强化编外人员廉洁意识;普者黑景区执法大队通过常态化廉政谈话,及时发现、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有力提升编外人员拒腐防变能力。
“‘编外人员’绝非‘纪外人员’,非党身份更不是逃避监督的‘护身符’‘挡箭牌’,只要涉嫌违纪违法,都要依法追究。”该县纪委县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强化编外队伍选人用人监督,从招聘、入职、在岗、转岗等环节开展全过程监督,消除监督盲区,扎紧制度篱笆,全力提升全县编外人员队伍“清廉指数”。(王灵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