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落实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省扶贫开发成效考核反馈意见及各种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实现从“背靠背”变为“面对面”,从“模糊化”到具体化,使监督者与监督对象“对上号”,从“档案见面”到“思想见面”。5月14—17日,驻州政府纪检监察组主动出击、找准突破口,采取不打招呼、明察暗访的方式,深入广南县南屏镇马街、者兔乡革佣,富宁县里达镇小木匠、麻栗坡麻栗镇潘家坝和大坪镇新地房村委会4个综合监督单位的5个挂钩扶贫点开展脱贫攻坚专项监督检查工作。重点监督检查驻村工作队员日常纪律作风、单位和干部职工挂钩帮扶投入及扶贫成效等情况。
直达村委会,察看驻村工作队员工作状态。在不熟悉交通路线的情况下,通过手机导航找到综合监督单位挂钩扶贫村,选择在上班时间直达村委会工作场所,看看工作队员在干什么,村干部在干什么。通过突击检查,4家综合监督单位按规定选派的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共14人全部在岗开展相关工作。通过谈话式问答,工作队员能够对村情民意、建档立卡户、危房改造、产业发展政策以及本单位帮扶情况等,能够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数字准”。
召开座谈会,强调纪律作风要求。纪检组提前认真收集《中共文山州纪委关于5起驻村扶贫工作队员违反工作纪律典型问题的通报》《中共文山州纪委 文山州监委关于7起扶贫领域失职失责典型问题的通报》等文件,在座谈会上向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传达学习,以案明纪。纪检组长要求各位驻村队员:要严守工作纪律,坚守岗位、吃住在村,在岗更要在状态,真正把工作队的作用发挥出来;要切实转变作风,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脱贫攻坚战线排头兵作用,全面抓好村户各项补短板工作,确保所挂钩村如期脱贫摘帽,不拖全县全州后腿;要认真执行“情况明、数字准、工作实”的扶贫工作要求,从落实帮扶资金、引进扶贫项目、培训贫困村劳动力等多种方式,给贫困村积极“输血造血”,解决好稳定脱贫问题;要熟练把握中央政策,在资金使用、项目分配、保障性政策落实中要确保精准到户到人,不优亲厚友,严格把关,严格管理,防止跑冒滴漏。
走村入户,了解帮扶情况。纪检组分别深入综合监督单位定点帮扶的5个村委会的部分村小组、产业发展项目现场点,实地察看帮扶情况,随机走访帮扶贫困户10余户,向建档立卡户了解挂钩帮扶责任人到户帮扶、危房改造、产业发展、政策到户等情况,并听取群众意见建议。
在实地检查中,就危房改造、产业发展等“补短板”工作进展慢等问题,分别向各单位主要领导作了反馈。同时,对收集到反映村干部的问题线索1个,已反馈给有关方面;收集到驻村工作队员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2个,已反馈有关单位负责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