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全国上下一股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袭来,一组照片广为流传和热议。第一张是时任农垦部部长王震上将下乡调研,照片上左边的人物赤着双脚蹲着凳子上、穿着最朴素的衣服,眼神注视着当地的群众,如果不看文字注解,完全看不出是一位开国上将、后来官至国家副主席的高级干部。第二张是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在长沙太平街调研的场景,穿着牛仔裤、休闲鞋,言行举止的亲切程度宛如“邻家大叔”。这就是调查研究“重质不重形”的力证。我们要不拘泥于形式,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充分发挥调查研究找问题、做决策、出实招等作用。
不分场合,做足功课,适当“微服私访”。在开会、选举、重大活动等正式场合,白色衬衫、深色外套、戴党徽或穿制服等正式着装确有必要,表明身份、体现出该活动的庄重。但在基层调研中着装过于正式,会显得有些突兀,应该根据场合灵活着装,街头巷尾突出休闲、进园入企突出亲善、田间地头突出朴素,用得体的着装拉进与基层的距离。要树立“人人都是调研员,处处都是调研地”的理念,做到“无处不调研”。在饭店吃饭时,以普通食客的身份体验餐饮价格、卫生条件、饮食文化、营商环境等;在乘坐交通工具时,可以了解公交司机的安全文明驾驶状况、准点率、票价、服务态度、日常运营等;在外出旅游时,可以关注当地的景区管理、配套基础设施、基层党组织情况、产业发展等。调研不能盲目,做足功课、有的放矢尤为重要。要聚焦任务目标,结合自身实际,力求调研有质有量。如外出考察种养殖产业,首先要考虑当地的土壤、气候、种养植基础、交通等因素,确定发展何种产业项目,再进行筛选调研目的地,侧重于考察产地还是市场,做好前面的功课以后才来敲定目的地、行程、方式等细节。总之,综合运用“微服”+“私访”和“明访”+“暗访”,多形式、多渠道的调研找到解决问题、攻克“顽瘴痼疾”的破题、破局之策。
不讲排场,提倡简约,做到“轻车简从”。调查研究隔层纸、政策执行隔座山。调研讲求节约高效,用好“四不两直”工作法,即: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以问题为导向,重点查看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贯彻落实情况、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民生福祉等领域,同时做到轻车简从、减少陪同、简化接待,不张贴悬挂标语横幅等。如安徽省委书记韩俊,调研第一站就是前一天发生火灾合肥市包河区淝河路华中汽配城门面房,可谓有的放矢、重点突出。随后检查了汽配城内的其他饭馆、汽修店等场所灭火器配备、厨房煤气罐摆放等情况,直奔现场后做到细致入微、举一反三。还充分听取网友意见和随机入户调查,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听取民意、汲取民智。各级党委(党组)要强化督查回访,加强对调研完成情况、问题解决进度等开展督查督办并定期“回头看”,确保问题解决彻底、长效。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足于“监督的再监督”职能,对调研的前期准备、组织实施、总结反馈开展全程监督、全程护航。针对“钦差”式、“蜻蜓点水”式、“盆景”式、“走秀”式等“为调研而调研、只看成绩不找问题”的调研,开展集中纠治,重点查看调研中是否存在违规使用公车、违规公款吃喝、餐饮浪费等其他“四风”问题隐形变异行为。
不重留痕,力求实效,摒弃“文山会海”。工作中适当留痕,以图片、信息、录音录像、会议记录等形式保留调研痕迹。这些痕迹资料为同类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可以用于备查和留档。然而,过于注重留痕,把重心完全放在这些痕迹资料上,就成了“拍照式”调研、“材料式”调研。要进一步变会风、改文风、转作风。调研必开的会议力求简洁、高效,长话短说、闲话套话不说,多采用座谈会、现场会、院坝会等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的形式,提高会议的质量和效率。文风方面,做到短小精炼、直击要害。撰写调研方案、调研信息、调研报告等材料时,避免“假大空”和修辞堆砌,提高针对性和时效性,做到简明扼要、逻辑严密。从“文山会海”中解放出来,用清新朴实、生动鲜活、“接地气”的方式,增加调研的“人间烟火气”。走进千家万户、解决鸡毛蒜皮、保一地物泰人安。调研中可以有“规定线路”,也要有“随机线路”,避免“被调研”,既要看“门面”和“窗口”,又看“后院”和“角落”。放下架子、放低姿态,将“调研”中的“调”与“研”结合起来,调查、核实与分析、研判有机统一,为深入开展主题教育以及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贡献力量。(来源:文山州丘北县纪委监委 王钰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