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的伟大创举。40多年来,特区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以强烈的使命担当和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杀出一条血路”,书写了无愧于时代的光辉篇章。2020年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深刻指出:“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深圳等经济特区一路走来,每一步都不是轻而易举的,每一步都付出了艰辛努力。深圳等经济特区改革发展事业取得的成就,是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广大干部群众开拓进取的结果,是全国人民和四面八方广泛支持的结果。”
邓小平亲自为特区命名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新的长征。这一决策,开启了“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打响了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发令枪”。同时,刚刚打开国门的中国迫切需要一个承担试点功能的窗口。经济特区因此应运而生,成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先行地。
1978年4月,国家计委、外贸部的考察组在对香港、澳门进行实地考察后向中央建议,将靠近港澳的广东宝安、珠海划为出口基地,力争通用三五年的努力,在内地建设具有相当水平的对外生产基地、加工基地和吸引港澳同胞的游览区。1979年1月,中央同意将深圳南头半岛的50平方公里土地交招商局建立广东宝安工业区(后实际确定为9平方公里)。同月,宝安县更名为深圳市,珠海县更名为珠海市。
1979年4月,广东省委负责人习仲勋、杨尚昆向中央领导同志提出兴办出口加工区、推进改革开放的建议。同时,福建省委也向中央提出与广东省委类似的设想。中央同意两省实行对外开放,在计划、财政、外贸、金融等方面实行新的体制,要求两省进一步组织论证,提出具体实施方案
如何命名实行特殊政策的地区,是命名为“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还是“投资促进区”?邓小平明确指出:还是叫特区好,陕甘宁开始就叫特区嘛!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广东省委负责人习仲勋对此印象十分深刻,回忆道:“在给广东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和办特区这样一个大政策出台的思路方面,小平同志与广东的干部群众的想法是不谋而合。一方面,广东有这样的要求,另一方面,小平同志大的思路也在这个方面想,并且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小平同志说,‘广东、福建两省八千万人,等于一个国家,先富起来没有什么坏处。”
1979年6月,广东和福建分别向中央上报了《关于发挥广东优势条件,扩大对外贸易,加快经济发展的报告》和《关于利用侨资、外资,发展对外贸易,加速福建社会主义建设的请示报告》。7月,党中央、国务院批转了这两份报告,确认“两省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给地方以更多的主动权,使之发挥优越条件,抓紧当前有利的国际形势,先走一步,把经济尽快搞上去”,并指出“这是一个重要的决策,对加速我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1980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将“出口特区”定名为“经济特区”,并提出明确要求:特区要积极吸引侨资、外资,吸引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必须采取既积极、又慎重的方针,逐步实施;特区的管理,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不损害国家主权的条件下,可以采取与内地不同的体制和政策;特区经济主要实行市场调节。同年8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作出决定,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并通过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中国的经济特区建设正式通过立法程序确定下来。
深圳在特区建设中先走一步
特殊政策、灵活措施以及更多的主动权,使得广东、福建很快取得了积极的成效。1980年,广东、福建出口分别比上年增长27.9%和47.2%;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外汇留成大幅度增长;由于“三来一补”(即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补偿贸易)企业发展迅猛,广东新增就业17万人,福建新增就业3万人。
在特区建设中,深圳先行了一步。在深圳特区的建设中,蛇口工业区又先行了一步。蛇口工业区是由香港招商局负责投资开发,以对外出口为主的工业区,实行“以工业为主,积极引进,内外结合,综合发展”的方针。1979年2月,蛇口工业区的筹建工作正式开始。1978年7月,蛇口轰然响起填海建港的炮声。随后,建设大军陆续进场,在荒山秃岭和沿海滩涂上开展了大规模的建设。蛇口工业区的开发建设,走的是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带有很大的风险性。一方面,为了吸引外商前来投资,招商局注入巨额资金,搞“五通一平”(通水、通电、通路、通讯、通排污排洪、平整土地),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另一方面,广东省利用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向华侨和港澳同胞做工作,鼓励他们回蛇口和广东内地投资。
蛇口工业区很快打响了特区建设的第一炮。随着投资环境的改善,大批外商和建设者纷至沓来,不出几年,就将8平方公里的荒山秃岭建设成了一座现代化工业小城。数百家企业平地而起,到处是一派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景象。1981年,蛇口工业区还树立起“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牌。这句口号很快响彻全国,成为深圳经济特区突破重重阻力、杀出一条血路精神的集中体现。
蛇口高速度发展工业的模式,后来被称为“蛇口模式”。蛇口的建设者们深知,落后僵化思想观念的“堡垒”,严重影响和阻碍经济的发展,不将其破除,特区就难以前行。因此,蛇口工业区披荆斩棘,冲破计划经济体制的重重障碍,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试验,先后培育出了招商银行、平安保险、中集集团等著名企业。从1979年到1984年,蛇口创造了24 项全国第一,包括:打破“大锅饭”,进行定额超产奖励; 设立国内第一家保安公司、物业管理公司;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实行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工资能高能低,等等。
经济特区在克服困难、排除干扰中开拓前行
继深圳的特区建设首先动工后,1980年10月,珠海经济特区正式开始建设。1981年5月至6月,国务院召开广东、福建两省和经济特区工作会议,着重检查、总结试办特区的情况和经验,进一步明确办经济特区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和政策措施。10月,厦门经济特区开始建设;11月,汕头经济特区开始建设。至此,四个经济特区的建设全面展开。
创办经济特区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的大胆创新,需要在不断探索中,一边总结经验,一边克服困难、排除干扰、开拓前进。当时,围绕特区经济建设问题,出现了一些议论,党内对此也出现了不同意见。一时间,特区的工作也出现了放不开手脚、推动缓慢等现象,特区的特殊性、灵活性越来越小,步子越来越迈不开。特区在改革开放这条道路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面对困难,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坚定地支持特区的建设。1980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已经从各方面证明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要继续实行,不能走回头路。”“在广东、福建两省设置几个经济特区的决定,要继续实行下去。”陈云也指出:“打破闭关自守的政策是正确的。”“广东、福建两省的特区及各省的对外业务,要总结经验。现在还没有好好总结。”
1984年1月,邓小平第一次亲临深圳、珠海、厦门等特区考察,实地了解情况,解决问题。视察过程中,邓小平明确指出:“办特区是我倡议的,中央决定的,办得怎么样,能否成功,我要亲自看一看。”视察过后,邓小平对深圳的经济建设是满意的,他为深圳题字:“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在厦门,邓小平也表达了对于厦门特区的莫大期望和支持,希望“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更好些。”
此后,“特区不能办”的议论基本上停止了。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经济特区不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中继续谱写开拓进取的壮丽篇章。
40年多来,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五个经济特区风雨兼程、不辱使命: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见证了经济特区走过的波澜壮阔历程。经济特区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孕育了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培养出一批批身怀勇气和魄力的新时代“拓荒牛”。“在新起点上,经济特区广大干部群众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道出了特区精神的真谛,为特区未来的发展指明了光明的道路。(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徐嘉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王小宁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