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丘北县官寨乡飞土村,2000亩芒果林里硕果累累,一个个饱满果实压弯枝头。果农采摘、商贩验货、交易中心核单、纪检监察干部督流程,一幅繁忙有序的交易图景在南盘江沿岸铺展。
“以前卖芒果总担心价格不透明,现在纪委同志从公告发布到过磅装车全程参与,连4元/公斤的起始价都在公示栏写得清清楚楚,我们果农心里踏实!”看着自家芒果顺利成交,村民陶大哥笑得眉眼弯弯。
这份踏实,源于丘北县纪委监委对农村产权交易的全链条监督。早在官寨乡芒果交易项目启动前,监督检查组就对照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交易相关规则规定,对交易公告发布渠道、覆盖范围、挂果量、交易时间区间等细节逐一监督检查,并同交易中心工作人员走村串户,为群众解读交易公告,解释交易流程,现场演示芒果品质标准,确保群众看得懂、能参与。
交易过程中,监督也如影随形。从收购商报名资格审查,到芒果基地实地验质;从标准化过磅称重计量,到合同条款签订确认,监督检查全程“在线”,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够规范透明。一次现场监督时,发现有商贩企图绕开平台进行私下交易,监督人员当即制止并宣讲政策,有效维护交易秩序,同时还避免纠纷。“现在每笔交易都严格按规矩来,纠纷明显减少了,交易也更加顺畅了。”官寨乡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负责人感慨。
规范交易不仅助力芒果卖出好价钱,还带动30余户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这一成果,正是丘北县纪委监委以精准监督规范农村产权交易,监督成效转化为实实在在民生福祉的生动体现。
一直以来,丘北县纪委监委坚持将规范农村产权交易作为政治监督的重点内容,紧盯群众关切的资产处置、土地流转等环节,联合政务服务、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职能部门,采取“专责+专业”“日常监督+随机抽查”模式,紧盯农村集体资产处置、土地流转等环节开展精准监督,既查交易流程合规性,又督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落实,构建“事前审核、事中监督、事后跟踪”全链条监督机制,推动“沉睡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本,严防私下交易、低价处置等基层“微腐败”。同时,督促职能部门积极推动交易品种拓展创新,积极鼓励将农村“四荒”经营权、农产品等纳入交易范畴,为农民群众开辟更多增收渠道,让农村闲置资源得到高效盘活。今年以来,丘北县共完成农村产权交易34个、金额5432.65万元,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王灵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