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慕振东
图为近日,游客在武夷山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游玩。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为6月7日,游客在杭州临安天目山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徒步。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6月1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审议决定,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将于2025年在中国杭州举办。这将是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首次在中国举办,也是该大会首次在亚太地区举办。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工业化进程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也产生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当大自然倾诉,而人类没有倾听,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1971年教科文组织发起一项大型的政府间科学计划——“人与生物圈计划”。其诞生的初衷之一,就是凝聚共识。作为计划体系内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的国际会议,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每10年召开一次,总结上一阶段的发展情况,并决定此后10年的战略方向。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内在的生存理念。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绿化祖国、建设美丽中国的同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推动自然资源和生态保护全球治理。1972年,我国参加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1973年,正式加入人与生物圈计划。50年来,我国依托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开展了大量自然保护行动和可持续发展实践。截至2023年5月,我国已有34个自然保护地被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在亚洲位列第一。
如何能在推动发展的进程中寻求保护与发展的统一性,人与生物圈计划一直在寻找。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国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目前,中国已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近万处,中国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1%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在此前国际协调理事会上,几乎所有代表都一致赞同:“同意中国举办”“中国有办大事的能力”。举办地杭州所在的浙江,则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重要萌发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源地和率先实践地。辖区内的天目山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拥有世界最大的古柳杉群落和最古老的天然银杏林。
相期不远,相聚杭州。破解全球性问题需要全球行动、全球应对、全球合作,也需要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讲述人与生物圈和谐共生的中国故事,展现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中国主张,“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必将成为国际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