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廉政文化 > 镜头·手记

【纪检人•手记】 “亲家”叫我吃“杀猪饭”

来源: 未知 发布时间: 2019-02-10 11:39

“小尚,我家明天杀猪了,一家人都来吃饭哦。”刚吃过晚饭,我的帮扶户就打来电话,热情洋溢地邀请我到他家吃杀猪饭,听得出来,他有些激动和紧张。

我很感动他能想到我。在上一次的走访中,他就说了今年要杀年猪,让我到时候一定要去,没想到他真的放在心上,早早就通知我。在和他结成“亲家”的一年多时间里,我一次一次被他感动,也欢喜地看到他家日子一点一滴在变好。

2017年8月经过脱贫攻坚动态调整,我开始挂钩帮扶他家。9月3日,是周末,我第一次走访新“亲家”。那时正好是吃鸡枞、野生菌的时候,他们正在吃饭,热情地邀请我和他们一起吃,对我说早上才去山上找的鸡枞,非常新鲜,我刚吃过午饭,只能罢了。他家的厨房在院子里靠着围墙,下半截是土墙,上半截用一块大棚布围着。房子是典型的土木房,墙体已经开裂,楼上的木头围栏已经断了不少,看着随时有倒塌的可能。新房子建盖在厨房旁边,主体框架刚弄完,房前一大堆砖头。

经过交谈,我了解到他家一共六口人,户主是老人,80多岁,身体不好,有一点残疾,不能干农活。他们夫妻二人都是80后,有三个小孩,俩小孩上学,一个学龄前。农作物基本上都有栽种,养有母牛1头、小牛1头,能繁母猪2头,小猪10多头。我一边交谈一边在想,要如何帮他。他也是一个很有想法和规划的人,他说他家上有老下有小,外出打工不实际,只能在家发展种养殖。在农闲时节,他再出去打点零工,一天也有百把块钱。在交谈中,他没有叫苦喊穷,没有对我提任何要求,我心里暗自高兴,这是一个自生发展动力较足的“亲家”,我当时就想,他家的穷一定是暂时的。

结对帮扶后,我和他家便开始了频繁地走动。宣传政策、了解生产生活、看建房进度、节假日慰问……

2018年7月,雨水特别多,我很担心他家的墙体倒塌,一场大雨后,我一大早就到了他家,远远地就看到一面墙的上半截空了,墙脚一大堆泥巴。

“朱大哥,墙垮了嘛,有没有压到人。”我焦急地问。

“没有嘛。”他轻描淡写地说。

“现在雨水天,要赶紧把新房子装修好,尽快搬进去住,老房子不敢住了。”我催促他。

“我也是想着下雨,做不了活计,在家把房子装修一下,搬进来住了。”他也明白住老房子危险。

我有点抱怨他房子垮了也不说一声,他却说你们已经够忙了,少给你们操点心。他从不和我说困难,一头大黄牛因为吃了沾到化肥的草料,死了也没告诉我,还是后来和老大爹聊天才知道的。我有时候会觉得惭愧,没有具体帮到他什么,但他却总是心存感激。

9月的一个下午,“亲家”给我打电话,高兴地说他们搬入了新家。语气中掩饰不了的高兴、激动还有自豪,我也替他高兴,一颗悬着的心也终于落下来了。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大事,国庆假期,我在家具市场为他选购了一张长方矮桌,一张沙发送给他。入住的新房子,墙是他自己支砌的,墙面是他粉刷的,下半截墙面还贴了瓷砖,房子有四小格房间,一个客厅。门窗全都是老大爹自己做的,我很惊讶,果然是高手在民间啊。这一年,他家搬入新房,种植的小米辣、砚红辣丰收,猪牛出栏,朱大哥打零工收入一万多,收入稳步增加,日子慢慢变好。在和他聊下一年的打算时,他也是信心满满:把老房子修缮加固改成牛圈,再多养几头牛,继续养猪,自己继续在农闲时到周边近处打零工,种辣子。我很欣慰也很高兴,在他们家身上,我看到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质朴诠释。

几乎每次入户,我都要和他们宣传扶贫政策,到后来,他们不等我说,就噼里啪啦说出自己新农合享受多少补助、小孩上学享受多少补助、房屋改造享受多少补助……当问及对扶贫政策、帮扶措施是否满意时,他们连声说到“满意,满意”。看着他们喜悦的笑脸,我能感受到他们发自内心的感谢。每当这个时候,我的心都是暖暖的,觉得更有干劲,觉得这样的“亲家”帮对了。一年多的时间,我时常被他们追着塞花生、野生菌、鸡枞油,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在说感谢,用自己的行动在表达感恩,用自己的勤劳在奔向小康。

脱贫攻坚一直在路上,这条路上有党员干部、帮扶户、非建档立卡户,大家都是参与者,是劳动者,也是建设者,更是成果惠及者。我们不忘初心,全力帮扶,不折不扣落实政策,他们铆足干劲,不等不靠不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齐心协力共同画出脱贫攻坚新蓝图,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乐章。(砚山县纪委监委 尚卫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