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砚山县委巡察办分别对3个乡(镇)的13个村(社区)党组织开展巡察,共发现问题583个,问题线索42条,立案9件9人,给予党纪处分8人,诫勉谈话4人,通报批评5人,问责1件2人。”这是该县上半年交出的巡察“成绩单”。今年以来,砚山县委巡察办严守政治巡察定位,聚焦问题导向,探索巡察新方法,逐个攻破巡察难点,持续精准发力,有效推进基层巡察工作巡深巡透。
“培训+联动”,破解“失准之困”。针对巡察过程中存在的发现问题方法不多、提炼总结问题不精准等问题,该县从提升巡察“生力军”队伍能力建设入手,建立联动协调机制,力破巡察“精准之困”。严格按照“打铁人”的要求从人才库选优配强巡察“尖兵”,今年上半年多次抽调人才库成员充实到巡察组,取优补短,以巡代训,形成合力;强化理论学习和巡察前业务培训,组织人员对典型案件研讨分析,把学习成果运用于巡察工作实践中,让巡察人员成为行家里手;坚持增强巡察人员问题侦破能力,精心制作巡察经验资料汇编,作为巡察组人员能力快速提升宝典。同时,建立纪检监察室、乡(镇)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组(纪工委)的“巡前信息共享、巡中有效对接、巡后优先办理”的联动工作机制,“三力合一”聚焦问题,有的放矢分析研判,同频共振同向发力,达到“1+1+1>3”的效果。
“交叉+保密”,破解“人情之困”。为破解巡察干部的“人情之困”,提升工作效能,该县及时出台《关于在乡(镇)实行交叉办案的通知》《关于实行“捆绑式”办案工作机制的通知》,由县纪委监委统一领导,联系纪检监察室具体负责业务指导,异地乡(镇)纪委监委人员主办,发案地乡(镇)纪委监委协调配合。树立全县纪检监察办案“一盘棋”意识,通过“以案代训、上下联动、乡镇互补”方式,按照依纪依法、惩教结合、就近便捷、和谐稳定原则,重点聚焦群众反映强烈,涉及全县系统性案件、纪委监委管辖案件、基层管理要案复杂案等,严把证据质量关、定性量纪关和出口关,破解“人情风”“关系网”的掣肘,帮助和促进乡(镇)纪委监委案件交叉审理工作的开展,切实提升乡(镇)纪委监委案件审理质量。同时,织密巡察“保密网”,巡前开展保密教育,签订保密协议,筑牢保密防线,巡察期间采取“固定+随机”方式进行监督检查,杜绝一切因为人情往来可能出现的跑风漏气现象。
“常规+专项”,破解“表面之困”。为破解巡察过程中“纵深不深”“全面不全”的难题,该县变单一巡察为常专结合,“组合拳”发力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对辖区11个乡(镇)开展“拉网式”常规巡察,紧盯“关键人”,管好“大多数”,通过自上而下的巡察监督,实现巡察全覆盖、监督无死角。同时,针对辖区内107个村(社)党组织,以“直接巡村”“巡乡带村”“专项巡察”等方式开展巡察,并将巡察“探头”延伸至村民小组,依照巡察重点“五类对象”,定制个性化巡察清单,重点聚焦村(社)干部虚报冒领、截留私分、优亲厚友、雁过拔毛等群众身边的“蝇贪”和“微腐败”问题。通过“院坝会”“火塘会”和“田间地头会”,打破巡察干部与老百姓之间的心灵藩篱,让问题在巡察中浮出水面;综合运用查账、函询、暗访等形式,把巡察利剑直插基层党组织“神经末梢”,切实破解巡察不深的困局。(张一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