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让失明家庭重现“光明”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新店乡大路边村民委小新寨村小组有这样一户特殊的人家,全家4口人,户主杨海英、女儿李美凤、儿子李石生3人均先天性失明。失明致使这家人生活困难,困难的条件使他们本就看不见阳光的生活愈发黑暗。
房屋破旧不堪,土墙摇摇欲倾,雨天外面下大雨屋内下小雨,唯一的一间房屋承担了住房、厨房、牛圈等所有功能。泥土地板凹凸不平,找一块够安置一把小凳子的平整之地都困难。藤条编织的窗户透着寒风,芦苇和竹条编织的“楼板”嘎吱作响,踩上去几乎要坍塌。因为家中唯一的耕牛常年关在家中,室内牛粪味道无法散去,多年室内生火做饭让墙壁漆黑,竹条楼板上挂着丝丝缕缕随风摇曳的黑色条状物,不知是蜘蛛网还是锅烟子,楼上散碎堆着少许玉米渣子。
困苦的生活消磨了一家子的志气与激情,个人卫生和家里卫生都很差,牛粪顺着牛圈门延伸至堂屋再到大门外,除了耕牛再无牲畜,劳动力的缺失导致农村传统种植业也无法正常发展,乡村干部到家里宣传政策、调查情况也都得不到支持。工作人员询问到一家人对未来发展有没有什么打算时,也得不到积极的回应,似乎温暖的阳光不曾照耀到这苦命的人家。
“让穷人过上好日子,脱贫攻坚的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针对杨海英户的特殊情况,扶贫工作人员多次到她家查看住房情况、生活条件,了解收入来源,研究脱贫对策。许多个夜晚披着星月与她家交心谈心,争取支持。大路边村民委依托整村推进、兜底保障等惠民政策,对杨海英户危房改造以及人居环境、收入保障等做了全面分析,制定了可行方案。
沿村民委办公楼房往下走,40米的距离便可以看见一条干净的水泥入户路,入户路右侧是新建的牛圈,砖墙,蓝色彩钢瓦,红漆铁门,接着入户路是硬化平整的庭院,院里几只大大小小的土鸡追逐觅食,庭院下方是个猪圈,圈内四头白猪争抢猪食,庭院前方是新建的厨房,缕缕炊烟缓缓飘出。住房进行了修缮加固,土墙拆除换了小砖墙,换了瓦面,更换了楼板,室内砌了隔墙,熏黑的室内墙壁刷白了,还装了敞亮的带窗大门。硬件变好了,软件也跟上,家庭成员视力残疾导致发展产业困难,为了解决杨海英家的收入问题,乡政府采用兜底保障政策将整户纳入A类农村低保,同时将杨海英及其配偶蒋元政纳入保洁员,儿子李石生与女儿李美凤外出学习盲人按摩技能并在外务工。
扶贫工作人员的真情融化了杨海英一家对外的隔阂,感染了这户原本不配合工作人员开展工作、不支持政策落地的人家。现在有人到她家去都亲切问候,虽然眼睛看不见还是摸索着拿出凳子让人坐下,临走了还会说:“那你们慢走咯,谢谢你们了”。精神的转变是一家人萌发内生动力的表现,担任保洁员之后,杨海英和配偶蒋元政特别负责任,每周两次的打扫,一次不落,老两口推着小推车,扛着扫帚和铁锹,兢兢业业干着这份简单但重要的工作。遇到村内道路建设和幼儿园建设,留下大量建筑垃圾,他俩没有一声抱怨,背着小水壶顶着烈日把道路打扫得干干净净。
一个家从此换了新颜,处于黑暗中的人,对光明与温暖有着更敏锐的感觉。杨海英一家未曾看见过阳光,但这次,党的关爱将比阳光更亮、比阳光更暖地照在他们身上。(邵一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