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现在人心齐了、产业旺了、环境靓了,昔日外人眼里的‘牛粪’村已华丽转身成了‘牛气’村。”近日,富宁县委派出监督检查组到田蓬镇开展巡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情况专项检查,面对监督检查组的到访,村民老罗竖起大拇指感叹。
老罗话中的牛棚村是富宁县田蓬镇龙哈村委会的一个少数民族聚居村,与越南同文县隔河相望,边境线长1.5千米。去年8月,十四届县委第七轮第二巡察组采取“乡村一体巡”方式对田蓬镇党委和20个村级党组织开展常规巡察时,发现牛棚村村内环境脏乱差,凉亭、道路、文化广场建管分离,产业发展规模小、链条短,村民自治功能弱化等问题。
收到问题反馈后,田蓬镇党委和龙哈村党总支立即行动,积极探索“镇、村、组”的“三级联动”,“聚人心、改习惯、强产业”的“三题共答”巡察整改模式,推动牛棚苗寨树新风。
“聚人心”是牛棚村推动巡察整改的“必答题”。“以前村里群众的心是散的,修建花坛、围档占用农户一点土地都要百般阻挠,卫生大扫除也仅是‘各扫门前雪’,公共区域总是无人问津。”牛棚村党支部党员、村小组组长罗少里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下定决心以巡察整改为契机,压实“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着力把党的组织力转化为建设边境幸福村的行动力。具体整改工作过程中,该村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和“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在推进村内环境卫生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等工作中,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带着干、领着干、抢着干的示范带动作用,把脏活、重活、累活主动扛在肩上,捡垃圾、拾牛粪、挖水沟、通管道……一个个问题和困难不断被突破。自巡察反馈问题整改以来,村内建设文化墙250平方米、活动场地200平方米、花坛100米、戏台50平方米,硬化村内道路1300平方米,新建档土墙250立方米,加固活动室1个,争取项目建设育肥牛圈舍1座。
“改习惯”是牛棚村推动巡察整改“常规题”。“巡察整改必须建立管长远的制度机制,以制度改习惯促规范,以习惯促提升改形象,推动基层治理常态化。”为防止人居环境整治反弹复发,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建立周三和周六大扫除制度,要求养牛羊户随身携带铁铲,垃圾由村收镇运。同时建立村民自治理事会,研究决定村内的重要问题、重要事项,并借助网格管理实行分户联系,大大提高做群众思想工作成效。现已推动形成村内矛盾纠纷化解不出村、红白喜事不大操大办、村集体资金使用全程透明等村规民约12项,村民自治成效明显。
“强产业”是牛棚村推动巡察整改“加分题”。“我们村世代饲养牛羊,经验丰富,但散养居多,规模小、收益低,如何突破产业发展瓶颈,是摆在村组发展的一大难题。”据村小组组长罗少里介绍,为突破产业发展难题,村组提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形成小牛农户放养、中牛集中育肥、斗牛比赛观赏的“三牛”产业发展模式,配套推进完善肉牛深加工、青贮饲料加工供应等产业链,注册了“郎犇之喜”牛品牌,并利用“边民互市”和田蓬口岸开通之机,推动“转身外销”转型,不断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同时,还组织开展苗族花山节、斗牛节等少数民族节庆活动,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已成为牛棚发展的一张亮丽文化名片。
现今走进牛棚村,一栋栋整洁的民房、一条条干净的村道、一排排醒目的文化长廊映入眼帘,再也不见那些乱丢的白色垃圾,也没有了乱排的污水,遍地牛粪也了无踪迹了。
“村内的资金使用情况定期向村民通报,村民放牛时产生的牛粪处理要列入村规民约……”夜幕刚刚降临,村民们三三两两聚拢在议事亭处谈论村里的政策落实、新风倡议……监督检查组看着村民们脸上灿烂的笑容,心里也泛起了一丝丝暖意。
“巡察发现问题不是目的,推动整改、解决问题才是根本。”该县县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细化巡后督查督办途径和方式,压紧压实巡察整改各方责任,形成“反馈、整改、回访、问效、追责”的巡察整改监督闭环,做深做细做实巡察“后半篇文章”。(李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