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廉政要闻 > 基层动态

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 文山市:持续纠治教育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

来源: 文山市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 2025-01-10 10:09


文山市原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局长普光锐被开除党籍,取消其享受的退休待遇;文山市教育体育局原党组书记、局长杨光耀被开除党籍和公职;文山市教育体育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彭现文被开除党籍和公职……这是文山市惩治腐败打出的又一记重拳。

 

2024年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按照州纪委十届四次全会及市纪委四届四次全会部署,加大对腐败案件的查办力度,持续纠治教育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把查办案件、加强教育、完善制度、促进治理贯通起来,推动从个案清除、重点惩治向系统整治转变,不断提升标本兼治综合效应。

 

突出案件查办,清除污染底泥

 

此前,文山市原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局长普光锐因“靠教育吃教育”,为他人在教育系统工程项目承揽、工程款拨付等方面提供帮助,非法收受巨额财物,被立案审查调查。文山市纪委监委从普光锐案入手,继续“顺藤摸瓜”,深挖教体系统问题线索,先后查处3任原教育局局长,1名副局长,共收缴涉案资金1700余万元。

 

2024年3月,文山市纪委监委以教体系统腐败案件为切入点,迅速启动教体领域专项整治,制定《文山市教体领域不正之风及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按照开展一次动员部署会、撰写一份政治生态分析和自检自查报告、开展一轮调研谈话、处置一批问题线索、开展一次警示教育、抓实一系列以案促改工作的“六个一”工作步骤,稳步推进系统施治,持续净化教育领域政治生态。召开文山市教体领域不正之风及腐败问题整治工作动员部署会、通报会,及时通报相关案情,规劝、督促有问题的党员领导干部主动讲清问题。

 

督促市教体局结合开展行业治理和日常监管过程中发现问题,建立教体领域问题线索台账与突出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两本账”,每月协同纪委监委派驻机构对“两本账”进行研判分析,动态更新发现问题和整改情况。市纪委监委即时召开常委会研究案件办理及整治推进情况,确保每一条线索得到迅速妥善处置,推动整改落实见效。专项整治期间,累计收到政治生态分析自检自查材料261份,18名干部主动说明问题。

 

压实整改责任,健全制度机制

 

“查处只是手段,健全长效监管机制、督促干部廉洁自律才是目的,只有把‘病根’找准了、原因分析透了,对症下药,才能把漏洞堵好、制度建好。”文山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针对案件暴露出的权力制约不够、项目投资动态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从强化廉政建设、强化权力制约、健全工程项目制度管理等方面出发,第一时间向市教体局党组发出纪检监察建议书,要求案发单位找准症结,对症施策。

 

为强化案件查办警示作用、治本功能,文山市纪委监委全面梳理分教体系统腐败成因,深挖背后共性问题,督促案发单位深入检视制度、机制、监管等深层次问题,指导市教体局开展制度大起底,对症下药精准施策,建立健全、审核修订《基建财务管理》《财务内控制度》《小微权力运行管理》等各项制度规范30余个,全面堵塞制度“漏洞”,并通过提示单、预警单制度强化监督保障执行,提升行业规范化。

 

此外,督促市教体局扛牢主体责任,持续开展教体系统开展作风警示教育,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整治,推动制度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教育质量不断提升,2024年文山市小学、中学教育质量排全州第一,高中排名全州第三。

 

强化教育引导,做实“后半篇文章”

 

“此次旁听庭审让我触动很大,尤其是这些人和事还是发生在大家身边的,实在是触目惊心,这也提醒了自己,莫因一念之差触碰纪法红线。”日前,普光锐、杨光耀、彭现文等三人案件开庭审理,文山市纪委监委组织教体系统“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干部职工及学校书记、校长等212人次参加旁听,通过零距离观摩庭审,面对面接受警示教育。

 

文山市纪委监委把警示教育作为铲除腐败滋生土壤和条件的重要一环,在州纪委监委的指导下拍摄教体领域警示教育片《教训》,指导市教体局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综合运用上廉政党课、签订廉政承诺书、旁听庭审等多种形式开展警示教育,针对教育行业教师纪法意识薄弱、党员领导干部纪法素养缺失等问题,组织策划《我为教师上一课》系列纪法知识宣讲活动,2024年来共开展6场次,覆盖8000余人次的党员、教师。督促全市教体系统开展作风警示教育7场次,受教育人数1万余人次,开展新时代师德师风知识竞赛1次,全行业党风、政风、行风明显好转。(吕玉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