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廉政要闻 > 基层动态

特写|“办不成事”窗口如何“办好事”

来源: 马关县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 2025-04-30 14:17

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政务服务中心三楼,蓝底白字的“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标识牌格外醒目。没有喧闹的排队人群,只有工作人员专注倾听的身影。没有喧闹的排队人群,只有工作人员专注倾听的身影。这个不足10平米的小窗口,自2022年6月设立起,就成为群众办事的“终点站”,更化作纪检监察机关破解堵点、倒逼作风转变的“前沿阵地”。


近日,文山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在监督检查时,发现一对满脸愁容的夫妇在窗口附近徘徊。经询问,汪丽、姚孝全夫妇因结婚证无效,无法办理新房产证,跑了多个部门都未能解决。得知情况后,纪委监委工作人员迅速行动,启动“嵌入式”监督机制,督促窗口联动服务。窗口负责人娄嫣然当天便陪同夫妇前往民政婚姻登记窗口咨询,查明汪女士因双户口导致结婚证失效,需注销无效户口后补办结婚证。


为避免部门推诿,该市纪委监委向相关部门下发监督建议书,将此事项纳入重点督办清单。纪检监察干部主动化身“协调员”,跟进办理进度。最终,在多方努力下,汪丽夫妇的问题顺利解决。三年来,已有数百件“难办事”在该窗口建档销号。


该市纪委监委始终将监督贯穿政务服务全流程,从发现问题时的及时介入,到转办过程中的精准协调,再到督办阶段的跟踪问效,最后到回访环节的满意度调查,通过“全链条”监督,确保“登记—转办—督办—回访”的闭环流程高效运转。


窗口角落“政务服务好差评”终端机上,“非常满意”评价占比99.9%,这得益于该市纪委监委的监督与制度创新。在推进“帮代办、限时办、联动办、回访办”服务模式时,市纪委监委通过暗访抽查、台账核对等方式全程监督,保障服务落地。同时,《“办不了事”署名回告单》制度成为破解难题的关键。群众遇“办不了的事”,可要求窗口或单位填写回告单,经处置专班研判派单后,由市政府督查室与市纪委监委全程督办,形成闭环管理,杜绝不作为。多重举措协同发力,2024年“好差评”系统主动评价率88.5%、好评率100%,群众满意度从85%升至98%,“办事不求人”成为政务服务新常态。


夕阳西下,政务服务中心渐渐安静,“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的灯光依然明亮。娄嫣然正在整理当天的回访记录:“汪女士夫妇的结婚证已补办,老杨的房产证也办好了……”窗外暮色渐浓,那块标识牌却依旧清晰,宛如一盏明灯,照亮群众办事的最后一程。文山市纪委监委通过“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将监督融入政务服务全流程,不仅解决了一件件具体诉求,更构建起“监督+服务”的长效机制,让“办不成事”成为历史,让“办得成事”“办得好事”成为新常态。


正如群众在留言簿上所写:“这里的工作人员没说‘办不了’,只问‘怎么能办好’。”这,便是小窗口里蕴含的大情怀——文山市纪委监委以监督的“硬约束”,守护为民服务的“软环境”,书写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温暖篇章。(朱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