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廉政文化 > 镜头·手记

手记│揪出酒驾背后的“风”

来源: 文山州纪委州监委 发布时间: 2024-05-23 10:04

“曾某某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戴某某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两人均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处分决定已经下了……”周一早上,我刚进办公室,组里的同事就迫不及待地向我分享此前由我参与查处的一起党员干部酒驾背后“四风”问题案件的最新进展。


作为审查调查战线的“新兵蛋子”,完成了案件查办的“处女作”,我欣喜万分。于是赶紧打开案卷材料,趁热打铁梳理工作思路,总结工作方法,不由地回顾起查办过程。


“你先看一下线索材料,列出工作计划和需要核实的问题清单……”还记得刚到组里的那天,组长一边递给我一沓材料,一边向我分配工作任务。


“行政机关移送的?这类问题应该很好核实。”看到“公职人员”“酒驾”字样,我不假思索地说道。


“党员干部、公职人员酒驾醉驾问题不仅要查清问题表象,还要深挖细查其背后是否还有其他作风问题,后者才是关键。”听完组长的话,我有些羞愧,赶紧埋头细细查看材料。


“先核实这个问题,再找这个人核实另外的问题……”在组长的指导下,我很快完成了问题清单的梳理工作,并参照这份“作战图”进入了“实战”。


“跟谁喝?在哪喝?为什么喝?谁买单……”谈话过程中,戴某某对饮酒驾车问题供认不讳,组长一连几个发问,让我明白谈话核实是有技巧的,要层层递进,不断深入。


“是单位安排的公务接待,参与饭局的还有另外几个同事和外单位相关人员……”戴某某如实交代了饭局的情况。


“菜单中并没有酒,酒哪来的?是什么酒?”组长边向戴某某出示公务接待费用凭证边追问。


“这……是散装白酒……对方带来的……”


“对方带来的酒为什么会放在你的后备箱,并且由你拿到饭局上呢?”


“是我们领导曾某某带的……”面对质疑,戴某某有些慌了神,吞吞吐吐答道。


“原来真有‘隐情’。”我心里嘀咕着。


“作为单位‘一把手’,你是否清楚公务接待不得饮酒?”见到曾某某,组长开门见山地问道。


“知道,当时想着自己带酒去,不产生酒水费用,就不会被发现……”曾某某道出了自己的侥幸心理。


我这才顿悟,党员干部、公职人员酒驾醉驾问题原来远远不是表象那么简单,揪出其背后的隐形“四风”问题才是重点。


最终,曾某某、戴某某及接待中违规饮酒的李某、万某某、李某某等5名公职人员均受到了相应处理。


“‘一案三查’:既严查酒驾醉驾人员违纪违法行为,又倒查背后隐藏的‘四风’问题,还追查所在单位党组织教育管理监督责任。”我在笔记本上详细地记录。


“针对这个案件,我们还要督促该单位党组织以案促改,倒逼单位堵塞漏洞、健全机制,压紧压实领导班子‘一岗双责’……”


“写好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没等组长说完,我激动地附和,引得组里的同志们哈哈大笑。


“党员干部、公职人员酒驾醉驾背后,常常隐藏着违规公务接待、违规使用公务用车、违规接受宴请等‘四风’问题。”再次翻开笔记本,我对之前业务培训中专家们倾囊相授的“干货”总算深有感悟。对今后的工作,竟也有了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清晰感。(宋欢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