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廉政文化 > 镜头·手记

群众工作札记│脆李不再“开口笑”

来源: 文山州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 2024-06-20 11:32

艳阳高照,砚山县盘龙乡明德村委会板栗村的通村公路上一片热闹景象,农用卡车运来一车车娇翠欲滴的脆李苗,村民们正忙着卸苗、拉运、栽种、浇水,几天之后,山坡上的脆李苗迎风摇曳,一派绿茵茵的景象。


然而去年的这个时候,种脆李的杨兴忠还为脆李的运输而发愁。


板栗村坡地平缓,水源近光照足,四年前,杨兴忠在板栗村租了一大片坡地种脆李,一年辛苦伺候,脆李挂满枝头,眼看着一筐筐脆李就要就要变成一叠叠钞票,没想到,却被运输难住了。


“当时这条土路就是‘晴天一身灰,下雨两脚泥’,后来村上铺了点碎石头,车轧人踏更加糟糕。”在砚山县委第三巡察组进驻明德村委会后,杨兴忠找到谢组长大倒苦水。


“最愁的是路不好走,运输车子颠簸得厉害,每次拉脆李出去,‘开口笑’的就有大半,损失太大了!”


果子“开口笑”,果农把苦叫。


早在进驻之初,谢组长就深有感触,雨天行车困难,他与组员们推车前行就有过两次。谢组长带领组员跑了水石盆、布美所、五家寨等村子,发现均不同程度存在进村道路坑洼狭窄、泥滑水冲的问题。此前村委会也曾多次向上反映该情况,但因缺乏资金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在掌握了实际情况后,第三巡察组与明德村委会班子成员共同分析研判,提出初步整改方案;入户走访摸底,召开“火塘会”“院坝会”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建议;把问题汇总到砚山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形成巡察问题整改清单反馈到盘龙乡党委,督促盘龙乡党委压紧压实责任,积极对接交通运输、规划等职能部门,多方式多渠道争取项目立项和建设资金,尽快让专业人员到点实地勘测,筹备施工。


通过“向上争取+群众筹资+企业主动捐资”的方式,截至目前,盘龙乡硬化路面64.4公里,惠及27个村小组3333户9710人,其中就有板栗村。


仅用1个多月时间,一条长6公里、宽3.5米的崭新水泥路就蜿蜒在板栗村山脚下,送孩子去乡上读书的何志祥笑了,准备盖房拉运水泥石料的李金贵笑了,种脆李的杨兴忠更是喜笑颜开。


路的问题解决了,村民们的心思也更活泛了。大家看到种植脆李经济效益好,纷纷打起了山坡种李的主意。明德村委会成立了脆李种植合作社,杨兴忠成了致富带头人,在多方宣传下,板栗村、小腻姐村等共有15户农户加入了脆李种植的大队伍,开春正是种植的好时机,于是便出现了文中开头的一幕。


时隔一年,谢组长再次回访板栗村,又碰到了在路旁山坡李地里忙活的杨兴忠。“我现在不止种脆李,在农科人员的帮助下,我还在林下种了蔬菜和黄芩,估计今年的纯收入会超过十万元。”杨兴忠笑得脸上的褶子像朵花。(王敏超 谢胜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