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廉政文化 > 镜头·手记

【纪检人•手记】怀念父亲

来源: 文山州纪委 发布时间: 2017-06-18 08:24

我从县城赶到家里时,父亲已经停止呼吸。大哥坐在沙发上,把父亲枕在怀里,悲伤而又茫然地看着闻讯赶来的乡亲。我俯下身去,轻轻摸了摸父亲的手和脸,依然柔软而温暖,父亲好似睡着了一般,于是我又用手探了探父亲的鼻息,还学着老中医的样子,把手指搭在父亲手腕内侧为父亲切脉,奇迹没有发生,就如看到的一样,老人家的心跳和呼吸全都安静下来,我知道父亲已经到了另一个世界。

见我站起身来,乡亲们开始张罗着给父亲理发、洗澡、换寿衣,搭设灵堂,紧接着村长和族里几位德高望重的长辈也来到家里,和我商量父亲的后事。

在我的家乡,对于料理离世老人的后事,村里有一套简单而有效的办法,主人家只要把请客名单和伙食档次告诉村长,几位村干部很快就会把费用预算、任务分配和人员安排确定下来。到了下午,讣告和执事榜贴到墙上,报丧、采买、记账、煮饭、做菜、收洗碗筷、砍柴、抬寿木、抬墓碑、砌坟等林林总总的任务和人员安排,写得详细而具体,乡亲们来到执事榜前找到自己的名字,根据村里安排的任务,就开始各自找事做。家家都有老人,乡亲们就算有些人家平日里不大往来,或是偶尔有些这样那样的摩擦或矛盾,但只要遇到丧葬这样的大事,就全都会赶来尽心尽力地帮忙。所以事务虽然繁杂,倒也不显得忙乱。

到了第二天下午,从外地请来的先生算好下葬日子,看完墓地风水,就开始筹备做法事,父亲的墓碑也从县城运到家里。老叔写得一手好书法,决定亲自为父亲题写碑文。写完拟好的碑文,老叔发现墓碑两侧的石柱空着,就叫我现拟一对对联,用以填补石柱上的空白。见我冥思苦想半天没有结果,老叔就先说了上联:“严父持家劳苦功高”,要我对下联。听了老叔的上联,我没有急着去想下联,而是建议老叔把“严父”改作“慈父”。“自古严父慈母,还是用‘严父’好,你只要想好下联就行”,老叔坚持个人意见,根本不接受我的建议。到最后我没能说服老叔,老叔也没能说服我,我们叔侄俩只得采取用折衷的办法,把上联改成“持家劳苦父功高”,刻意模糊了“严”与“慈”的概念。虽然折衷主义帮我和老叔完成了父亲的碑文,但在我内心深处,父亲的“慈”是难以用“严”字来替代的。


父亲去世的这一年,正赶上农历壬辰年,恰好是我的本命年。在陪伴我的三十六个春秋里,父亲没对我讲过多少做人的大道理,也从来没有要求我树立过什么远大理想和志向,我所感受到的父爱,绝不是那种厚重得要用“如山”来形容的爱。在父亲的世界里,没有棍棒,没有呵斥,甚至没有一句责备的话语,就象流水雕琢河岸边的岩石一般,父亲在坚守和沉默中,用一种以朴素善念为支撑的无形力量,悄无声息地培养我的人格,塑造我的个性,直至影响我的一生。

说起我和父亲的故事,要从一颗荔枝开始。年岁记不清了,那时差不多是我记忆的开端。记得有几个外地来的客商,来到我家厦檐下歇脚,父亲十分热情地接待了他们,甚至还把平时不大舍得抽的纸烟拿出来递了一圈。抽完烟,几个客商从背篮里拿出一串荔枝,边和父亲聊天边自顾自吃起来。也许他们没在意,也许他们真的很吝啬,竟然没有一个人递颗荔枝给父亲,以及父亲身边那个馋得快要流口水,睁大眼睛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吃东西的男孩。吃完荔枝,几个客商起身告辞,父亲依然很热情地把他们送走。

看着地上留下的一大堆荔枝皮和荔枝核,我的眼睛开始不停地搜寻起来。刚才看到那些人很享受的样子,我想这白玉团似的荔枝一定美味绝了,那时真的很想象他们一样美美地吃上一颗。功夫不负有心人,过些时候,我真的在荔枝皮和荔枝核堆成的小山上找到了一颗又小又瘪的荔枝,于是迫不及待地捡起来,学着那些客商的样子,小心翼翼把荔枝剥干净,准备享受这从来没有尝过的美味。

就在我刚准备把荔枝放进嘴里的时候,父亲不知什么时候拿着把扫帚站到我面前。“扔掉。”父亲的话语还算平和,但我没听父亲的话,把双手和手里的荔枝藏在身后,倔强的看着父亲,毕竟这是我花了好长时间才找到,又费了很大力气才剥干净的荔枝,怎么能说扔掉就扔掉呢。“扔掉!”父亲的话语突然变得异常严厉,还没等我反应过来,父亲就走过来从我手里夺过荔枝,用尽全力把荔枝摔得老远,也不顾我眼里的泪水象断线的珠子一般洒落下来。扫完地上的垃圾,父亲这才坐下来把我抱到怀里,语重心长地说了句:“人,要有人格!”虽然那时我还不懂“人格”的意思,但不能吃别人扔掉的东西的道理,却在我内心深处根深蒂固地树立起来。后来上学学到“廉者不受嗟来之食”这句可能连不父亲都不知道的话时,我就更理解了父亲的苦衷。现在想来,那时父亲也许只是心疼我,才要把自己对那些吝啬客商的火气发在我身上,但父亲这唯一的一次雷霆之怒,却在我的记忆开端即在我内心深处种下一颗自尊自爱的种子,让我受益终生。

我上小学后,父亲多了一个仪式。记得每次要买钢笔或是圆珠笔时,父亲都不会让我独自去买,而是拉着我走到供销社的文具柜前,选好我中意的笔,很庄重地找来凳子坐下,从兜里掏出烟壳纸在柜台上展开压平,很潇洒在烟壳纸上“刷刷刷”地划上几笔,然后告诉售货员说这支不好写,再换一支,直到满意为止,毫不顾忌那些年轻售货员的难看脸色。在我儿时的记忆里,父亲一直是我崇拜的偶像,特别是父亲写字的样子,实在潇洒极了,但事物在发展,我也在成长。上了高年级后我突然发现,父亲在烟壳纸上划的就是些弯弯曲曲的线条,而父亲就连写自己的名字都有些困难。发现这个问题后,我开始不大乐意父亲亲自为我买笔,父亲这个延续了好多年的神圣仪式才宣告结束。现在常听到有些朋友抱怨说自己孩子的成绩,竟然连那些父母都没有读过什么书的农村孩子都不如,其实他们不懂,只要有心,什么样的父母都可以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在成长的过程中,帮我重新走上正路的,是父亲的一句话。上初二时,由于我的英语成绩不太理想,父亲设法把我转到邻镇的县四中,但没想到这次转学差点让我误入歧途。突然离开父母,我象只脱笼的小鸟,先是在欣喜和激动中自由自在地飞翔,但很快就迷失了方向。由于进入最叛逆的年龄阶段,转到新学校后不久,我就接触到了一些社会上的不良少年,开始学着抽烟、喝酒、赌博,时不时还会跑到街上打架闹事,成绩一落千丈,短短一个学年就完成了从“尖子生”到“钉子生”的蜕变。眼看我一步步滑向堕落的泥塘,母亲流着泪多次劝说无效后,只得找来小学时曾教过我的姨父帮着做思想工作。姨父把我单独叫到楼上,絮絮叨叨说了一下午话,到了晚饭时间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父亲等了半天见姨父和我没下楼,终于忍不住走上楼来,对着姨父说了句:“说完了没有,说完快下楼吃饭,娃娃饿了!”弄得姨父多少有些尴尬。现在回想起来,那天下午姨父说的话我一句没听进去,倒是父亲这句“娃娃饿了”,让我突然想到母亲的眼泪和父亲的无奈,想到自己还只是个“娃娃”,从此收敛很多,静下心来重新拾起课本。

我中专毕业时,父亲送给我的礼物,是一包香烟。记得去县里参加分配会议的那天,刚准备出门,父亲突然从怀里掏出一包“红河88”递给我,对于寻常百姓来说,这烟那时差不多是能想得到的最好的香烟了。“拿着吧,别怪爹教你学坏,你现在已经是公家人,咱老王家也没什么亲戚在县里当领导,我和你妈只能扶你到这里,以后过得好不好,只能靠你自己。抽不抽烟你自己决定,但要记得多给领导和同事敬敬烟,将心比心,你对领导和同事好,人家也不会亏待你。”看到我手足无措的样子,父亲就直接把香烟放到我的衣兜里。

忙了几天,总算料理完父亲的后事,单位上还有一大堆事情等着做,似乎都抽不出时间来悲伤,但看着父亲那新垒起来的坟堆,我内心还是无可避免地被眼泪淹成海洋。

父亲一生没干过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按他自己的话说,这辈子最引以为荣的,就是为世代务农的老王家培养出了一名“公家人”。虽然父亲对自己一生的辛劳和付出总是轻描淡写,一笑而过,但只有我知道,父亲的伟大远不止这些……

在我的生命里,曾经有过两个性格迥异却又都至关重要的男人。一个厌倦了乡间的贫穷与平淡,渴望着到外面去闯荡,最后终于抛开一切独自到外面流浪去了。另一个从小失去父亲,少年时代就开始到处漂泊,早已被颠沛流离的生活折磨得疲惫不堪,向往过上一种安稳宁静而又与世无争的生活。前一个人给了我生命,后一个人成了我的父亲。

父亲来到我们家时,我刚出生几个月,尚在襁褓之中。如果不是别人告诉我,我一定不会知道父亲并非生身之人,因为从小到大,父亲待我和哥哥不仅视如己出,甚至都超出这个标准好得有些过分,而父亲的这种好在我又有了弟弟妹妹后也从未有过丝毫改变。也许父亲的经历让他深刻体验过从小失去父亲的痛苦,也许父亲生就一副慈悲心肠,不管是何原因,父亲对我和哥哥以及弟弟妹妹,都是一样的悉心抚养,放任但不放纵,慈爱而不娇惯。遍观当下,离异后重新组建的家庭越来越多,如果人们都能如我父亲一般尽心尽力地善待对方子女,夫妻离异也许成不了一个社会问题。

父亲的离去,让我渐渐明白一个道理,人们就连“父亲”这样生命里最宝贵、最值得珍惜的都可以失去,那还会有什么不可以失去呢?悲痛之余,我也对自己的人生价值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知道了以后该珍惜或是追求些什么。

也许,去除浮躁,回归宁静,坚守人性的纯朴与善良,持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过一份与世无争的生活,也是人生的另一种选择,就如父亲!(马关县纪委  王成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