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搞形式化、不能应付了事;要结合岗位实际,不能千篇一律;风险与措施要一一对照,落实起来要可行可防可控”这是驻州财政局纪检组对自己和负责部门在查找风险制定措施的基本要求。6月22日至25日,驻州财政局纪检组聚焦党风廉政建设中心任务,加强对部门科级及以上干部岗位风险筛选排查工作的指导,强化风险的防控和化解工作,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深入,“四风”问题和腐败蔓延势头得到有效控制。
对照职权找风险,确保风险找得准找得全。加大对纪检干部风险的排查。坚持“打铁必须本身硬”“正人先正己”,从纪检干部自身开始,对照纪检监督工作职责与权限,分析职责范围内的权力事项,查找每一项权力可能存在的问题风险,根据职责权限执行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共查找到8个风险点,提出加强纪法学习、加强警示教育、加强廉洁从政教育、完善制度建设、加强问题线索双人双管、加强执纪审查工作规则学习等8项工作措施,提高纪检干部“免疫力”,防止“灯下黑”和权力寻租。摸清职权底数,明确职权主体,查找部门岗位风险。对部门权力事项力求情况清、底子明,制定目标计划,尽快熟悉掌握部门审批事项、职责权限,明确职权范围,加大对部门(单位)权力事项的监督,要求部门按照“放、管、服”要求,及时清理权力事项,公开权力清单和权力运行流程图,根据岗位职责、权力事项类型,对审批或办理流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和问题逐一梳理,并通过自己先查、科室集体排查、分管领导把关、纪检组审核等方式,尽可能全面准确地查找岗位风险。
落实防控措施,力促防控管理规范化建设。按照“职权法定、责权一致“的要求,树立“有权就有风险、有风险就要防控”思想,要求所有公职人员对照职责权力制定防控措施,并将措施熟记于心应用于手。各项防控措施要像开启自己保险箱的钥匙一样,不能放置不用,不能随意丢弃。党组要强化督促权力运行全过程的检查,及时纠正工作中偏差、失误问题。要落实防控负责人。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落实党组主体责任,主要领导第一责任,分管领导“一岗双责”责任制要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求,明确风险防控负责人,加强隐患的排查和处理。要求党组加大对各科室(单位)风险防控措施的研判力度,确保措施可行可防可控,增强风险意识,及时制止苗头性问题,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加强廉政教育。要经常性地开展廉洁从政教育、学习廉洁自律要求,要以身边的违纪违法反面典型警示自己,提高纪法意识,要经常性地开展廉政谈话,提醒教育干部。谈话不能搞形式主义,不能以会议代替谈话,以工作安排意思性谈话,不能借时间紧任务重为借口,经常性地以集体谈话代替必须开展的一些个别谈、重要岗位和关键群体的谈话,淡化谈话的实质和意义,纪检组每年将与部门科级及以上领导和重要岗位同志的不少于一次的谈话,党组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考核的要求开展谈话,并覆盖到每一位公职人员。强化权力运行过程的监督。要求干部熟悉掌握每一项职权办理主体、条件、程序、期限,限时办结相关事项,纪检组也将加大审批服务事项的监督管理,严格按照省纪委、省监委《关于对公职人员履职尽责情况加强监督的意见》,整治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按照“忠诚、干净、担当”要求,查找干部在履职尽责中存在的问题,预防履职不到位和权力滥用。通过加强纪法学习教育,督促干部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牢记“公款姓公,一分一厘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不能私用”。尽量避免或遏制贿赂、失职渎职、滥用权力、玩忽职守、权力寻租、利益输送、徇私舞弊、浪费国爱资财等职务犯罪。
强化权力运行监督,提高依法履职效力。严格按照州纪委要求,督促负责部门和办事窗口共设置了10余块《纪律作风监督告知牌》,安置于各单位办事大厅窗口、部门进出门口等显眼处,方便群众看得到,进一步拓宽作风监督举报渠道,整治社会关注度高、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庸懒散拖”行为。通过完善政务公开、党务公开、财务公开、纪律检查事务公开等制度,开展交差检查、绩效评价、服务对象回访、满意度调查等方式,加大社会和人民群众监督力度。让权力浮出水面、接受阳光洗礼;让所有公权力真正为民,传递阳光执纪正能量,提高依法履职效力。(颜钰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