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栗坡县积极践行“巡察为民”的理念和情怀,着力抓好立行立改、边巡边改工作,做到早发现、速处置、快整改,压紧压实被巡察单位党组织主体责任,及时解决群众身边事、架起群众“连心桥”。
聚焦监督重点,选准整改角度。巡察期间该县除召开动员会、发布张贴巡察公告等常规宣传外,结合巡察工作内容、村情民情民风,用民语广播、微信二维码和群众语言宣传,变坐等群众上门为主动下访,进村入户召开群众会、座谈会,在农家庭院、田间地头、施工现场、街头寨尾走访群众,最大范围收集社情民意和问题诉求。将信息“一把抓”回来后,坚持“昼巡夜结”组务会研判制度,建立问题清单台账,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事实过程清楚、责任主体明晰可以立行立改的事项,以及明显违反规定且能够及时解决的问题,列为立行立改问题及时移交相关单位限期办理,切实解决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增强群众的获得感。
聚焦整改质效,提升整改速度。该县注重压实被巡察党组织整改主体责任,明确立行立改问题要以又好又快为工作目标,督促有关单位限时处理、限时反馈,快出成果,形成震慑。在全县开展的5轮对村巡察移交的1682个立行立改问题中,有1500余个问题都是在1个月左右就完成整改,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群众反映说“找巡察组办事管用,我就要找你们”。
聚焦上下联动,加大整改力度。巡察组强化系统抓、系统改意识,针对巡察中普遍存在、反复出现的共性问题,加强上下联动、信息互通,发现符合立行立改的同类问题实行同步立行立改。针对巡察发现多个村“三资”管理混乱、资产资源使用效率不高、村务公开流于形式等问题,收集汇总反馈后,县人民政府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工作的通知》文件,进一步细化明确23项村务公开内容和流程,推动实现了村务公开的长效化、规范化、常态化,通过立行立改督促追缴长期滞留在村干部个人手中保管的村集体资金200余万元,有效规范了村集体资金管理使用。
同时,该县注重“边巡边改+督查回访”,强化跟踪督办,在开展立行立改工作期间,要求被巡察党组织和相关部门将立行立改整改进度、存在问题等办理情况,向负责巡察的巡察组报告,巡察组适时开展回访督查,督促抓好整改落实。通过发放《立行立改通知书》,立即叫停各类不规范行为,修复日常管理、制度执行中存在的漏洞,推动了村务公开、道路建设、饮水保障等一批事关村(社区)发展的好事实事落实落地,树立巡察权威,充分彰显了巡察监督震慑力。(田玲、刘显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