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南县曙光乡空山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何加萍在开展走访过程中收到群众反映,干坝子村小组干部换届时由于村小组原组长旧账迟迟未交,履职一个多月的新组长无法做账,9000多元村小组账目群众不知晓,村民怨声载道。随后,何加萍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清查,督促原村小组干部及时移交村集体资金,并向群众公开公示,受到群众的赞誉和好评。”这是近年来广南县推行基层走访制度的一个缩影。
广南县在强化村务监督职能的基础上,针对扶贫领域腐败、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村党务村务财务公开等情况,持续推进基层走访群众制度,充分发挥18个乡(镇)纪委和177个村(居)务监督委员会的“探头”作用,将监督触角延伸到最基层,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小走访”化解“大疙瘩”。为解决好群众反映集中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严查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和“四风”问题,该县研究制定基层走访群众工作方案,明确走访内容、走访方式及走访对象等,将基层走访群众制度作为了解民情、收集民意、倾听民声、化解民忧的一项措施,不断深化和巩固。方案明确乡(镇)纪委、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每年采取定期和不定期两种方式开展走访群众工作。乡(镇)纪委每月对辖区内村(居)民委员会进行走访,每年对辖区内村(居)民小组进行走访;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每月对辖区内村(居)民小组进行走访,每年对辖区内农户领取民生资金、享受惠民政策等情况进行实地走访。同时,乡(镇)纪委结合重点工作、重大项目、重大资金进行不定期专项走访。每次走访均做好走访记录,填写走访登记表,梳理问题清单,逐一派单督促“销号”,切实化解群众心中“大疙瘩”。针对走访发现的问题线索建立专门台账,及时分析研判处置,重要问题线索及时向县纪委监委报告,经研究后进行有效处置。
“小村官”转身“代言人”。村(居)务监督委员会通过在“日常监督+主动发现+解决诉求”过程中,协助基层党组织查找权利运行中的廉洁风险点,明确全面从严治党职责任务。同时,对本级党组织、本村财务收支、惠农政策落实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全程督查,有效杜绝和避免一些村干部的不廉洁行为。对发现存在的苗头性问题,及时向乡(镇)纪委汇报,由乡(镇)纪委约谈提醒,不断发挥基层纪检组织的政治监督作用,发挥群众诉求“代言人”作用,做到“能监督、会监督、敢监督、善监督”,从而达到及时彻底解决群众诉求,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监督执纪就在身边。
“严练兵”增强“大本领”。乡(镇)纪委严格执行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例会,要求乡(镇)纪委委员、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参加,在例会上组织学习党纪条规、交流工作经验、培训业务知识。同时,乡(镇)纪委通过带着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直接进村入户实际操作展示,让各村监督员积累实战经验,通过现场“听、查、看、访”教学,进一步提升询问技巧和辨别、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有效把握监督重点,用活监督方式,提高监督质效。
“重管理”严防“灯下黑”。乡(镇)纪委要求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在监督好村“两委”工作的同时,自觉接受村级党组织的领导和村民代表的监督、群众的监督,不越权、不越位、不滥用职权。乡(镇)纪委定期不定期对村委会的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和工程建设项目及村监会干部履职情况进行随机抽查,并根据工作完成情况和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现场考核打分,依据考核得分进行好、中、差分级评价,对工作开展不力、效果不佳的村务监督委员会给予提醒谈话,督促限期整改。
据悉,今年以来,该县共组成 221个走访组,走访群众14798人,收集意见564个,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 544个,给予提醒谈话、批评教育106人,问责处理 6人,党纪政务处分 16人。(农玉国 农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