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走访服务企业是优化营商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各级领导干部深入生产一线调研了解企情民意,帮助企业解难纾困的有效途径。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些领导干部开展调研走访服务企业一丝不苟,调查问卷设计得科学合理,走访过程中嘘寒问暖,听到的意见和建议不少,然而调研走访结束后就鱼沉雁杳、泥牛入海,这种打着调研走访的“雷”,不下解决困难问题的“雨”,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扎扎实实的落实,用光鲜亮丽的外表掩盖矛盾和问题,“只调研、不跟进,只走访、不解决”的现象,通俗地说就是“作秀、做戏、不做事”,既是典型的“调研形式主义”,更是“只把脉、不开方、不治疗”的庸医行径。
领导干部开展调研走访企业的目的是为了发现营商环境方面存的问题短板,进而提出办法措施解决问题,因此确保信息收集的真实性、客观性是调研走访服务企业最基本的原则性要求。流于形式的调研,走过场式的服务,只会让企业深恶痛绝,对经济发展毫无益处,同时也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对营商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经济的发展,关键靠企业,企业发展需要良好的营商环境。这要求党员干部在推进优化营环境工作中,要认真学习好工作所需知识,开展调研走访要有针对性,不能把到企业调研当成完成“规定动作”任务来完成,只走“精品路线”、只看“精品场景”,更不能“调而不研、研而不用”。要始终坚持实践导向、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要下沉生产一线,实地查看生产经营情况,多听企业负责人、经营管理者和一线技术工人的心声,下得了深水,才能摸得着实情,用行动消除距离,用脚步丈量民情,才能“调”得更深、“研”得更透、“指”得更明、“导”得更准。
企业是营商环境的“感应器”。党员干部在开展调研服务企业工作中,要注重企业感受,开展调研走访要慎之又慎,调研前要充分征求企业意见,注重精简整合调研项目和内容,部门之间加强沟通协调,避免同一内容、同一问题反复调研,更不能为了完成调研任务“蜂拥而上”,增加企业重复接待负担,还给企业一个安心发展的良好空间。在调研过程中,要带着问题和课题,沉下心来,深入研究企业面临的“痛点”“难点”“堵点”,客观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和不利因素,制定针对性强、务实可行的对策措施,用“一企一策、动态跟进”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不追求华而不实的表面工作和立竿见影的短期效应,多一些“雪中送炭”、少一些“锦上添花”,做管长远、利长久的实事好事,为企业发展营造宽松的软环境。
君子之交淡如水。在政商交往过程中,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还须把“亲”“清”政商关系牢记心中,铭记“甘蔗没有两头甜”的铁律,明白“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的道理,服务企业要做到交往有道、公私分明、廉洁互信、共谋发展,有交集不搞交换、有交往不搞交易。同时,还要把满腔热情、真心实意地为企业服务当作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把企业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把企业的事当作自家的事,急企业之所急、帮企业之所困、解企业之所难,当好实干笃行、担当作为、清正廉洁的“店小二”,才能为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雪中送炭、保驾护航,将优化营商环境真正落到实处。
不以事艰而无为,只因任重而奋行。营商环境“优”无止境,党员干部要以扎实的工作作风,用好调研走访服务企业的“正确打开方式”,做到问题发现在一线、困难解决在一线、矛盾化解在一线,有效回应企业和群众的关切,做到“为市场主体添活力,为人民群众增便利”,高质量发展之路才会越走越宽。(王灵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