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6月1日,第73个国际儿童节,它设立的初衷是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受教育权、抚养权等基本人权。近年来,我国新生儿数量逐年减少。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打出“重数量、重质量、重发展”的组合拳,加大对少年儿童的关心关爱,进一步激发社会发展活力。
重数量,落实激励生育政策,用心“育苗”。目前,多地已出台激励生育政策,从效果来看,没有立竿见影,育龄妇女生育意愿较低,和前几年放开二胎后的“生育小高潮”比,不可同日而语,单纯靠发补贴,激励生育的效果难以保证。首先,育儿成本是跨不过去的话题。从孕前准备、产检、奶粉、尿裤等开支,足以让育龄的夫妻望而却步。日常管护也是难题,“谁来带小孩”逼退着想要二胎的人群。父母带,嫌观念陈旧、精力跟不上带不好,保姆带,费用高并且对外人也不放心。自己带,可能没有时间、生活来源也无法保障。因此,要实施激励生育“一篮子”政策。从制度上降低育儿成本,对奶粉、尿裤等婴幼儿产业给予税收优惠,扩大产检、疫苗、日常门诊或住院等医保报销范围和比例,降低婴幼儿医疗成本。开展家政行业乱象整治,从网上曝光的保姆虐待老人、小孩等部分案例,让大家对这个行业心存疑虑。要以不破不立的态度,集人社、市监、妇联等部门之力强化监管,建立和完善规范的行业自律,提高准入门槛,入行必须具备品行好、身体健康、有医疗护理经验等履职条件,对于害群之马坚决清理门户。大力发展托儿所等婴幼儿托管服务产业。近年来,独生子女增多,家长会存在溺爱心理,托儿所让孩子开始集体生活,成为“社会人”,为以后的人生之路奠定基础。婴幼儿托管服务产业解决社会就业问题、增强社会发展活力,同时也是“育苗”之举,值得大力推广和发展。
重质量,保障儿童基本权利,用情“护苗”。生存权所涉儿童一般为欠发达地区儿童、孤儿、父母有精神疾病或无劳力等特殊群体。对于非洲等欠发达地区儿童要走国际合作道路,施以人道主义援助,保障其食物、饮水等基本生存条件。对于其他特殊群体要实施动态监测,对突发疾病、遭遇自然灾害、家庭成员不幸亡故等情况,要及时掌握情况、提出帮扶措施。一旦不符合兜底条件,及时进行调整,发挥社会兜底的保障作用。监护权和抚养权对儿童的成长尤其关键。父母的陪伴和教育有利于孩子茁壮成长,留守儿童、离异家庭的子女成为“问题少年”的概率较大。留守儿童一般由爷爷奶奶代管,就可能存在溺爱、辍学、早婚早育、发生安全事故等问题。离异家庭的子女的家庭教育不完整,价值观可能会错位,如果遇到父母都不要监护权和抚养权,从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都得不到保障。必须从法律的角度,保障儿童的监护权和抚养权,一旦出现的义务教育阶段辍学、虐待、遗弃儿童等违法犯罪行为必须严厉打击、绝不姑息、绝不手软。通过发展产业、引进龙头企业、自主创业等方式吸引外出人员返乡,减少留守儿童。村(社区)发挥贴近群众“最后一公里”的优势,对辖区内的儿童做到底数清、情况实,保障他们的基本权利得到落实,健康快乐的成长成才。
重发展,发挥教育行业效能,用力“壮苗”。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途径。从多个层面保障儿童的受教育权,用教育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按照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要加大教育投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答好“培养什么人”之问,要注重培养思想道德、创新思维、独立思考、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素质,促进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共同发展。答好“怎样培养人”之问,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各个环节。补齐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等方面的短板,在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培养教师队伍、营造尊师重教氛围等方面下足功夫。让教育插上现代科技的翅膀。通过网络、多媒体、远程教育等手段,让偏远地区的孩子也能和名师面对面、开展一对一辅导。同时要做好教材、教辅和其他儿童类书籍的审核把关,避免“毒教材”事件重演。凡是儿童能接触到的手机、网络、电视等媒介都进行严管和净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从小做起,扣好人生的每一粒扣子,祖国的花朵需要施“无公害”的肥料,更需要全社会“浇水添土”。(王钰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