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麻栗坡县乡(镇)纪委将监督执纪问责牢牢扛在肩上,聚焦监督第一职责,积极履职尽责,在日常监督检查中,突出“看、听、跟”三项措施,整合监督力量,完善监督方式,强化监督力度,推进日常监督的常态化、精准化和规范化。
当好“千里眼”,日常检查常态化。该县乡(镇)纪委加强对乡、村两级领导班子成员行使权力的监督,围绕疫情防控、“六稳”“六保”、惠农惠民政策落实等重点工作精准监督,结合元旦、春节、“五一”“端午”纪律作风监督检查,以明察暗访,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现场查看等方式开展专项督查,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现场整改,对违反工作纪律的干部职工进行提醒谈话,做到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坚持问题导向,对村集体资产、资源租赁发包等基层监督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集中清理和规范,让农村集体“三资”晒在“阳光”下。
当好“顺风耳”,旁听会议经常化。将旁听村民代表会议作为切入点,推动“四议两公开”工作在基层的落实,避免基层组织决策失误损害群众利益,同时,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和机关工作作风转变,加强机关与基层干部群众的联系,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该县乡(镇)纪委通过参加乡(镇)党政班子会议、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会、重点工作推进会,旁听村“两委”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会议全方位、多方面收集信息,根据发现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通过多听、多问、多看、多提的方式,强化基层监督,推进“三重一大”“四议两公开”等民主决策制度和民主管理制度更加完善、更加规范。
当好“小跟班”,整改问题精准化。如果说监督检查是一次体检,那么督查整改就是复检,既检查了问题是否整改到位,又可以聚焦发现新问题。该县乡(镇)纪委对标新政策,以动态思维来找准问题,带着疑问与群众当面沟通了解,梳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找症结所在,理出问题清单,明确整改要求,及时移交属地村和乡(镇)人民政府限期整改,并对整改情况、整改进度、整改效果进行跟踪监督。该县下辖金厂乡纪委针对督查发现“巩固提升饮水安全工程没有建立健全后续管理制度,导致工程未充分发挥作用”的问题,及时移交该乡人民政府整改落实,并紧盯整改过程,最终该乡人民政府研究制定印发了《下金厂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全乡103个村小组结合实际分别制定了各村小组管理办法并推动实施,有效解决饮水工程管理难的问题。(刘康彩 刘显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