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廉政要闻 > 基层动态

砚山:监督护航蓝莓产业行稳致远

来源: 砚山县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 2025-05-08 17:10

走进砚山县维摩乡倮可者行政村长塘子村小组的砚山石合发展投资有限公司蓝莓种植基地,成熟的蓝莓挂满枝头,在明媚的阳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采摘工人穿梭在蓝莓丛中,将一颗颗成熟的蓝莓轻轻地摘下,放入手提筐里。


砚山县纪委监委派驻县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组长沙立祝带着监督检查组走进园区,正看见砚山石合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彭海环正在垄间指导工人采摘。


“这批‘奥尼尔’品种甜度达到16度,颗粒很大,直径有22到24毫米,远销北上广及日本、新加坡等地,每斤蓝莓地头价能卖到25元,收入还是不错的。目前砚山县维摩乡共3家企业种植设施蓝莓5100余亩,亩产值8万余元,年产值4亿余元。多亏纪委的同志帮我们打通了‘最后一公里’。”彭海环抬头擦了擦额角的汗介绍。


这位30出头的年轻人,如今已是砚山蓝莓产业的“领头雁”。他回忆起2023年公司成立时曾遇到资金短缺的问题。“公司成立时,需要建基地、建冷库,还要育苗培植等,花钱的地方很多,所以建冷藏库时想申请补贴,但材料交上去好久没回音。”


转机出现在县纪委监委启动“清廉护航产业”专项行动之后,通过“室组地”联动监督,督促相关部门快速落实补贴政策,积极申报补贴项目,获得产业扶持资金300万元,为该公司解了燃眉之急。


砚山县年均气温16.3℃、无霜期300天以上的立体气候,为蓝莓生长提供了天然“温室”。但过去,分散种植导致品种混杂、销售渠道狭窄,农户每亩收益不到5000元。2022年以来,砚山县将蓝莓列为“一县一业”主导产业,县纪委监委同步建立“产业发展到哪里,监督就跟进到哪里”的工作机制,把种苗供应、技术服务、冷链物流、品牌打造等8个关键环节纳入监督清单。



大量蓝莓上市后,为了解决蓝莓销路问题,县纪委监委推动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搭建互通桥梁,依托上海市场拓宽蓝莓销售渠道,构建“上海市场+砚山蓝莓”联结模式,双向发力促进砚山“蓝莓入沪”,有效增加砚山高原蓝莓的销量。


“滴灌设备的采购款有没有被截留?”“村干部是否存在吃拿卡要?”在维摩乡纪委的监督日志里,这样的问题清单详细记录着每一次实地走访的情况。县纪委监委组建4个专项监督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23个数字蓝莓基地,7家蓝莓种植公司走访,既查惠农资金“跑冒滴漏”,也纠干部“吃拿卡要”,先后推动整改育苗基地建设滞后、冷链物流补贴发放不及时等问题,帮助企业解决急难愁盼,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监督“利剑”之下,蓝莓产业的“堵点”逐一打通。全县6个乡镇流转土地面积1.61万亩,完成种植面积1.27万亩,每年增加土地租金收入2000万余元,带动3万人实现务工收入3亿元。蓝莓产业已成为带动群众家门口务工增收的幸福产业。


“从家里骑车来只需20多分钟,采摘蓝莓这个工作不累,一天就能挣200多块钱,还方便照顾家里。”在光筑农业集团维摩二场的蓝莓基地里,阿伍行政村土围城村村民宋成英笑着说,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娃娃上学也不愁了。(王建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