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路总算修平整了,雨天骑车不用再担心打滑!”在麻栗坡县麻栗镇梅汤村小组新硬化的水泥路上,村民李大伯骑着三轮车平稳驶过。这条曾因质量问题让群众反感的“烦心路”,在县纪检监察机关的持续监督推动下,成为了群众满意的“连心路”。
2024年5月,麻栗坡县县委第二巡察组进驻麻栗镇期间,收到村民反映:梅汤村新修的进村道路存在路面翻砂、路基包边工程缺失等问题。巡察组实地勘察发现,此路段存在明显质量缺陷,随即将该问题反馈给镇政府落实整改。
同年11月,县纪委监委对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情况开展验收,在查看台账资料显示梅汤村小组进村道路问题已整改完成,监督人员到现场查看发现,整改期间施工方仅对明显坑洼处进行简单填补,并未达到整改要求。
“纸面整改就是形式主义,必须严肃纠治!”麻栗坡县纪委监委在对相关人员进行约谈和批评教育的同时下发了《整改督办通知书》,要求麻栗镇限期彻底整改。为确保整改实效,县纪委监委及时启动“巡察整改回头看”机制,由派驻发改局纪检监察组牵头,联合镇纪委、村务监督委员会组成专项督查组,对整改全过程跟进监督。
“我们实行‘三查’:查整改方案是否科学、查施工过程是否有专人跟踪、查验收程序是否严格。”专项督查组干部李元菊介绍,在整改过程中,督查组现场蹲点监督3次,督促交通部门派出技术人员现场指导1次。在监督推动下,不仅整改工作如期完成,麻栗镇还邀请村干部和群众参与复验,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同时,要强化事前提醒和过程监督,避免事后监督算账“打板子”。要以严实监督保障政策落实、项目落地、资金使用等各环节高效运行,提升群众满意度。
如今,走进麻栗镇冲头村,一条蜿蜒的乡村道路不仅连通了千家万户,更架起了党同群众的“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