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廉政文化 > 镜头·手记

【纪检人•手记】还是在食堂就餐好

来源: 未知 发布时间: 2016-08-05 01:42

你们食堂的饭菜还是可口嘛,比在外面餐馆吃的舒心,在机关食堂吃饭,既卫生又节俭,有在家吃的感觉……”

“是的,主要是食堂的菜是每天安排后勤人员当天采购的,比较新鲜,用的油也是到菜市场买的猪板油或者跟老百姓购买的菜籽油,吃得干净,不用担心吃到地沟油。同时公务接待都安排在机关食堂,大大节约了党委政府公务接待支出。”

这是挂钩联系珠琳镇的某领导深入珠琳镇调研时,在机关食堂就餐与镇党政主要领导的一段对话。

珠琳镇建设机关食堂后,一般公务接待一律安排在机关食堂,特殊情况,如接待外宾,有少数民族领导(回族同胞)调研工作不便在食堂就餐的可以安排到外面餐馆就餐,但严格控制接待标准和陪餐人数。

“你们珠琳烤烟奖多,公务接待到外面吃也没关系嘛”。过去,县级部门领导深入基层调研指导工作时,习惯接受基层宴请,觉得到外面餐馆就餐自己才被重视,也比较有面子。

机关食堂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各级领导到珠琳调研并在食堂就餐的也渐渐成了一种习惯。“还是在食堂就餐好,吃得饱又卫生,又不用拘于应酬接待的约束……”这是县交通局某领导到珠琳调研,在机关食堂就餐时说出的切身感受。

过去,一些路过珠琳镇的人,只要有其认识的人在珠琳镇担任领导的人,总是免不了要“沟通联系”一番,有的甚至专程前来“看望”老朋友。“喂……老同学,好久不见,最近好吗,听说珠琳的大块鸡很有名,我们想过来尝尝,你在这里当领导,情况熟悉,哪家的味道好,麻烦给安排一下……”一些领导干部也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和“权力”,安排用公款接待。针对这一现象,珠琳镇规定,凡公务接待,必须有接待对象姓名,开展的具体公务活动方可接待,不在公务接待范围的不予报销,相关费用由当事人自行承担。

公务接待制度的出台和执行,大大缩减了珠琳镇公务接待费用,也让看在眼里的老百姓竖起了大拇指。近三年来,该镇的公务接待等“三公”经费均控制在规定范围内,没有出现超支现象。(文山州广南县珠琳镇纪委  黄开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