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清风廉政 > 理论探索

2015年反腐倡廉优秀调研论文:文山州民生资金监管平台运行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

来源: 文山州纪委 发布时间: 2016-01-08 11:40

文山州委党校课题组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民生领域的政策倾斜和扶持力度日益加大,文山州投入的民生资金也越来越多,仅2014年公共财政资金投向民生领域就达到160.5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3.9%(1)。这对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高广大居民的生活品质和保障水平,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之也出现了民生资金全程监管难、公开透明难、监管量化难等问题,极易造成涉农资金领域的职务犯罪。针对这些问题,文山州搭建起集公开、管理、监控、查询、投诉为一体的民生资金监管平台,建立起民生资金监管新机制,推进了全州民生资金安全、高效、透明运行。实践证明,这种运用“科技+制度”的民生资金监管方式,由于打破了传统的部门之间资金监管模式的局限,因而更有利于各项民生资金安全、高效运行,维护群众利益;并且,民生资金监管平台还是深入推进反腐倡廉、政务公开的好载体。但目前平台在运行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的改进,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一、基本情况和成效

(一)基本做法

文山州民生资金监管平台工作于2014年1月1日正式启动,将各类民生资金包括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救灾扶贫等项目资金,以及农村低保、城镇低保等救助资金的使用情况全部录入监管平台进行公开公示。

文山州民生资金监管平台涉及45个州属部门、362个县(市)级部门和乡(镇、街道),共有工作人员838人(其中:系统管理员9人、监管人员385人、业务人员444人)。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5月5日,全州完成信息发布3084条(其中文山市135条、砚山县689条、西畴县151条、麻栗坡县103条、马关县631条、丘北县291条、广南县165条、富宁县918条),拨付资金67445.48万元,未拨付75725.71万元,发放金额107459.061万元,未发放63661.97万元。(2)文山州采取了如下做法,促进平台作用的发挥:

一是举办培训班,为平台高效正式运行奠定基础。文山州各县(市)于2014年启动民生资金监管平台。在启动前,各县(市)都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培训。2014年12月,在州属部门民生资金监管平台启动前夕,文山州纪委、州监察局、州财政局举办了州属部门民生资金监管平台用户业务培训。参加培训的有州发改委、教育局、人社局、国土局等与民生资金管理相关的27个州属单位的民生资金监管平台业务人员和监管人员及州纪委、监察局、预防腐败局和州财政局有关业务负责人员。通过现场演示操作培训,相关人员初步掌握了民生资金监管平台的资金拨付、发放和监管的操作流程,为平台高效正式运行奠定了基础。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开展业务指导。各县(市)和州属部门都成立了民生资金监管平台领导小组,小组下设办公室,纪委监察局副局长具体分管,并设专人具体抓平台监管工作。为确保民生资金监管平台高效运行,州纪委监察局加强与相关单位的沟通联系,积极深入部门、县、乡(镇)指导业务,及时解答工作中的疑难问题。

三是做到“三个及时”。第一,资金发放及时。民生资金在收到上级部门拨付的民生资金后,一经确认无误一律按要求及时足额将资金兑付给群众,做到不拖欠、不克扣、不截留资金。第二,资金录入及时。在民生资金的监管中,涉及民生资金的科室和乡镇,由科室业务人员和乡镇民政管理所人员及时录入民生资金监管平台。第三,资金公示及时。为把民生资金发放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开,做到补贴补助类资金公开到户到人,做到资金发放“双公开”,在进行纸质公示的同时还在民生资金监管平台中及时进行公示。

四是搭建“四个平台”。第一,搭建公开平台,民生资金阳光运行。民生资金监管平台是融信息公开、资金监管、问题举报、预警督办等功能为一体,省、州、县(市)、乡(镇)四级联网的资金监管平台,所有的民生资金信息都在网上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公开注重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环节,即事前公开资金补贴政策、补助对象、补助标准、补助流程、办理时限和办事进度;事中公开民生资金流向,自动预警滞留、截留、克扣等情况;事后公开民生资金发放签领情况。

第二,搭建管理平台,民生资金集中监管。由相关部门按照各自的权限和职责将各类民生资金直接输入平台,全程反映各类民生资金下达、发放、签收流程,实行集中管理。对资金未按时、按质、按量发放和发放情况异常的自动预警,实现资金流动全程追踪、异常预警的功能。

第三,搭建监控平台,民生资金实时监控。监管平台可以通过资金情况统计、数据异常监察、资金互斥监察、预警超时监察、资金差额增减监察等对资金的整体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各有关部门可以查看本单位资金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

第四,搭建查询投诉平台,民生资金问题及时纠正。平台实现了资金政策公开、自助实名查询和举报投诉的功能。群众可以登陆平台查找自己应该享受的补贴类型和金额,并可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在线投诉举报。纪检监察机关可以查看网上自动预警和群众举报情况,迅速组织调查核实,及时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如丘北县先后对相关资金监管不力、监督工作效率不高的7个县直部门和3个乡(镇)政府进行了通报批评。

(二)取得的成效

平台通过各县(市)、各部门对民生资金的下划、拨付、发放等环节进行全程监控、动态监管和公开监督,进一步规范了干部权力运行,在风险防控、问题预警、保障民生、维护民权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是方便了群众,降低了管理成本。平台启用后,极大地方便了人民群众。民生工程的资金发放种类多,又复杂,平台启用以前,由于多头管理,大大增加了监管成本。平台通过在网络上长期公开公示各项民生资金,配套开通实名查询和投诉举报窗口,实现了群众可随时上网查询受益情况,畅通了群众了解民生资金管理的渠道,节约了监管成本和群众领取资金的成本。砚山县盘龙乡腻姐村的甘蔗种植大户李加能,每年都可以享受到几项国家惠农补助。以前,他要带着一折通到盘龙乡农村信用社查询补助是否到账,时常因为去早了白跑一趟。如今,他只要在腻姐村委会登录云南省民生资金监管平台,就可以实时查询资金发放情况,还可以及时了解到相关的政策法规和惠农补助的申请流程。

二是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民生资金管理使用中的乱象,保证了民生资金发放的公平公正。通过平台监管和追踪调查,文山州及时纠正了部分县乡镇村民集体签字实行“轮流”享受低保、死亡人员继续“领取”国家补贴、民生资金发放不及时滞留账上和资金发放基础信息采集不全等问题,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民生资金管理使用中的乱象,保证了民生资金发放的公平公正。如砚山县依托云南省民生资金监管平台,强化对各项民生资金的监管,针对资金公示中存在或可能存在的问题在全县范围内展开调查工作,对一些部门存在的公开不到位、公开信息不相符等情况及时进行纠正,并督促整改。麻栗坡县在发放2014年第一季度城镇最低生活保障金时,通过民生资金监管平台发现麻栗镇有3名领保人用不同的身份证和不同的居住地址重复申请城镇最低生活保障金,其中1名领保人用两个身份证、两个地址进行重复登记;另两名领保人分别用两个身份证、同一个地址和同一个身份证、两个地址进行重复登记。通过对3名领保人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使他们认识了自己所犯的错误,当即退回第一季度重复领取的城镇最低生活保障金共计3645元,退回资金已及时存入资金来源账户。

三是确保了民生资金在阳光下安全、透明、高效运行。平台的启用,使民生资金监管有了“天眼”。文山州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重不漏”的原则,以民生资金发放过程中易发、多发腐败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为突破口,将45个州属部门、362个县(市)级部门和乡(镇、街道)民生资金纳入平台统一监管,积极运用“科技+制度”的民生资金监管方式,加强平台建设,确保了民生资金在阳光下安全、透明、高效运行。为确保系统安全运行,该系统建立内部监管机制,加大专项补贴或特殊人群的监管,对筛选出的享受补贴金额最高或补贴种类最多的人群进行排名分析及重点检查,对村干部等特殊人群主动监控,建立自定义监管措施,全面加强民生工程受益对象补贴资金去向监管。将平台运行使用情况纳入纪检监察目标责任制考评。纪委加强监管,安排专人对平台进行经常性巡查,一旦发现资金流向异常,立即组织人手开展重点核查,以此从源头来杜绝各级各部门民生资金的虚报、冒领、做假等职务犯罪行为。进一步建立健全资金分配备案制、资金限时拨付制、资金违规发放责任追究制等制度,把各项资金的监管实施办法贯穿到系统的资金的审批、拨付、发放等流程中。使全州民生资金安全、规范和有效使用,有效杜绝了贪污、挪用民生资金的现象发生,确保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二、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困难和问题

根据民生资金监管平台统计数据显示,文山州平台运行存在两类问题,一类是数据异常,另一类是预警超时。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5月5日,在数据异常类中,必填项为空异常175144条,记录重复异常10499条,身份证错误异常50975条,身份重复异常310条。在预警超时类中,发放超时预警237笔,转拨超时监察580笔(3)。具体而言,文山州在民生资金监管平台运行中存在着以下困难和问题:

1、基础信息采集不准确。一是身份证出错难处理。全州在平台使用运行中,身份证出错累计近51285条,主要是良种补贴、“五保”、农村低保、大病医疗救助等。比如良种补贴信息收集时,可填身份证或户口册编号,当时普遍使用一代身份证,所以身份证出错比较多,而农民最少的良种补贴仅有几元,最多的也就几百元,多数在十几元到几十元之间,很多农民表示钱太少不要,所以相关数据相当难收集。而“五保”、农村低保、大病医疗救助中,一部分高龄老人直接没有办理身份证,只有户口簿。

二是基础信息采集不准确。民生资金监管平台相关信息数据是依赖于职能部门业务系统平台传输数据的导入,实现向社会公开和监管。而各职能部门基础信息采集不准确,就会导致数据导入出错。导致数据导入出错的主要原因是许多惠农资金如农资综合补贴、种粮补贴、良种补贴等都是发放到每家每户,信息采集量较大,有些前期农户信息采集不完整不准确,平台录入需要的数据不全,农民特别是外出打工的农民身份证信息和联系电话难于采集准确,严重影响监管平台数据导入质量。

2、资金发放不能按平台规定时限内完成,资金拨付率、资金发放率不高。一些资金在实际发放中,无法在平台规定的时限内完成,如营养餐资金,财政一次性拨付整个学期的资金,实际使用时限却是一学期;又如低保资金,财政和民政两家部门收到资金后都及时拨付到各乡(镇、街道)信用社,但实际低保对象领到这笔资金却要延缓3个月之久;再如工程类资金,建设一个工程本来就不能在几天以内就完成。这些时限长的资金如果未实际发放就在平台上录入的话,平台的资金发放情况与实际情况就存在时限上的不一致性,难以发挥平台监管的实际效果。这就导致资金拨付率、资金发放率不高。平台启动以来,全州未发放的民生资金达63661.97万元。

3、宣传不到位,社会知晓度不高。对内,“云南省民生资金监管平台” 建设使用是由省纪委、省监察厅、省预防腐败局经省委、省政府同意开展的一项重点工程,乡(镇、街道)党委政府、县直部门对这项工作还不十分了解,没有形成工作合力;对外,平台建设工作还没有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进行全面宣传,社会关注度不高,基层单位还存在不想、不敢、不愿宣传的思想,怕增加工作难度。这就导致群众知晓率很低,很多群众不知道可以通过平台进行查询、投诉、维权等,还没有形成让社会各界共同监督民生资金的态势,监管平台维护群众利益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4、平台系统功能不完善。一是预警功能不完善。有的已发放完毕的资金,还会在平台上预警发放超时;对用户登录超时预警时限只有一个月,从未登录的用户不会对其发预警信息。二是平台动态监管不完善。如一些县乡为完成任务,信息发布不涉及民生资金的也上传,未实际拨付的资金也上平台,有的还只上传一个标题,上传的日期也可以随意改变。三是查询功能不完善,查询条件设置太麻烦。查询时必须输入姓名和身份证号,不知身份证号就无法查询相关信息,这样会减弱社会大众监督积极性的发挥。

5、增加了基层工作量,特别是乡镇一级的工作量更大。如党务公开网、政务公开网、财政系统的内部网络已经有三大网络,加上民生资金监管平台,且上传的要求和格式各不相同等容易出现导入数据出错,重复录入,加大了工作量。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责任意识不强,平台监管不到位。部分单位对民生资金监管平台工作不重视,对监管员、业务员疏于管理,监管员、业务员因履职不到位出现“应付”或“空岗”现象,造成数据录入不及时、平台运行工作监管不到位、登录系统、资金拨付、资金发放超时预警等问题,民生资金监管平台未能发挥其作用。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5月5日,累计有50名监管员和业务员从未登录过系统进行监控和业务操作(其中州属部门11人、文山市4人、马关县4人、丘北县3人、麻栗坡3人、西畴县7人、广南县18人)。(4)

2、工作落实不力,异常预警项目多。部分单位在日常工作中业务操作不规范、信息登记不全面、材料收集不详实,原始材料无法满足民生资金监管平台所要求填写的必填项目,导致必填项为空异常、记录重复异常、身份证错误异常、身份重复异常等数据异常现象频繁发生。

3、人员流动较大,工作衔接不及时。部分单位监管人员和业务人员因各种原因发生岗位变动或工作调整后,一是未严格执行AB角制度,及时跟进监管职责或承接业务办理;二是未及时向单位领导汇报进行补位和及时将岗位变更情况上报同级纪委,导致岗位空缺、工作停滞,既不利于资金的安全运行和实时监管,又不利于平台的运行和人员的监管。

三、进一步加强民生资金监管平台工作的对策建议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列为重点工作。民生资金是百姓的“养老钱、保命钱”,一分一厘都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并且,它也是纪检监察机关监管民生资金的一条有益探索,应从政治的高度认识平台建设的意义,把其作为重点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应将平台工作纳入责任制综合考核,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全力推进此项工作。严格执行救灾救助、优抚安置、社会事务、养老服务和社区建设等专项资金以及福彩公益金等项目建设资金的管理制度规定,建立完善民政重大项目事前规划、事中监管、事后评效问责机制,加大源头治腐力度,最大限度地减少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

2、加大宣传力度。平台正式运行以来,文山州平台发布的民生资金相关政策法规、工作动态、资金办理流程等信息的浏览量还很低,说明大部分的社会群众都还不知晓有这个平台的存在。建议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媒体和手机短信、简报等形式加大对实施“民生资金监管平台”建设的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充分发挥平台的投诉监督功能。

3、强化责任意识,加大工作落实力度。平台建设工作中出现的数据异常、预警超时等现象,有客观原因,但从根本上讲,它反映了一些工作人员责任意识不高,是“庸、懒、散、慢”等为官不为的表现。所以,一方面要强化责任意识,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责任追究机制,进一步明确平台监管范围、对象、职责分工,并按照“谁下拨,谁录入,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进行资金录入和监管。对那些从未登录过系统进行监控和业务操作监管员和业务员进行批评教育、警告和辞退。

4、稳定工作人员,提高人员素质。针对人员流动较大,工作衔接不及时等问题,一是要严格执行AB角制度,配齐业务主办、协办人员,建立严格的工作主要责任、次要责任机制。平台工作有很强的技术性和连续性,在配齐人员后,不应频繁调动,要建立起稳定工作人员的机制。为此,一方面要把高素质人员选拔到平台工作岗位,一方面,要提高其工作待遇,使其安心工作。此外,还要对在岗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培训,使其跟得上技术和时代发展变化的要求。

5、注重研究和解决技术问题。比如针对身份证出错过多的问题,一是把此笔资金发放时选为工程类资金进行发放,这样身份证不作验证;二是将现有的数据导入到系统中,把出错信息打印出来到当地派出所一一核实。针对党务公开网、政务公开网、财政系统内部网络、民生资金监管平台四大网络上传要求和格式各不相同等问题,建议整合四大网络,让公开监管在一个平台上进行,这样基层只需要一次导入数据,工作量也就减少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