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车去检验点检测了好几次都没有通过,后来花了点钱找了个‘黄牛’代办,一次就搞定了。”近日,文山市纪委监委和交管部门针对全市机动车检测乱象展开了联合监督检查。
在监督检查中发现,个别检测人员在利益驱使下,利用工作之便,在检测过程中故意设置障碍、提高门槛,出现了向车主“吃拿卡要”等不正之风和“微腐败”问题。
为什么在高压执纪环境下,仍有个别工作人员抱着侥幸心理行不正之风、顶风违纪违法?一方面是车检环节的微腐败行为具有“隐蔽性”,加之“为了检测过关”和“为了敛财”双重目的交织在一起,当事人各取所需、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心理导致监督困难。该市纪委监委通过回访监督破解车辆检验环节吃拿卡要等不正之风监督难题。
人工回访,抽样监督。针对发现的问题,该市纪委监委督促机动车检验部门将检车数据包括车主姓名、车牌号码、联系电话、检车日期、检验人员姓名等信息统计上报市纪委监委驻市公安局纪检监察组和公安警务督察部门,或者将有关数据导入公安警务督察系统内部业务模块,由纪检监察组和警务督察人员定期对有关数据进行抽取并进行电话回访,通过电话回访了解群众检车过程是否遇到“吃拿卡要”等违纪违法行为,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核查处置。
依靠网络,回访监督。该市根据工作需要对机动车检验系统进行技术升级和模块优化,在系统内增设对车主主动回访模块功能。要求检验过程在系统内录入被检测车辆信息、车主信息及检测人员信息,通过系统回访功能模块在一定时限内通过网络主动向所有前来检车的车主手机发送回访信息(短信),询问车主检车过程是否遭遇“吃拿卡要”等违纪违法问题,向车主发送相关政策法规、公开举报投诉电话,并根据车主反馈的问题进行核查处置,实现主动回访监督。
完善机制,形成常态。该市纪委监委派驻市公安局纪检监察组、公安机关与第三方检测单位共同制定信息互通、数据共享工作机制,确保检测单位及时、准确、全面提供车辆检验有关数据信息为回访工作提供数据基础。同时将有关机制落实情况纳入派驻纪检监察组和公安警务督察监督检查内容,纳入日常考核奖惩范围,对提供数据不及时、不准确、不全面的有关人员进行及时通报、督促整改,对谋取不正当利益故意瞒报、漏报或录入虚假信息等问题人员按照其违纪违法性质严肃处理,形成回访、问题反馈、核查处置、教育惩处的防范机制。( 陆永祥)